皮尔斯·摩根又赢了。
这位以毒舌和挑衅闻名的英国主持人,刚刚在C罗的专访中掀起巨浪,转眼又将网坛巨星德约科维奇请上了他的“GOAT专座”。三年前曾为德约遭澳大利亚驱逐而大声叫好的摩根,这次一开场就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道歉。
![]()
“我要为当初的言论向你道歉。”摩根在专访的预告片中郑重说道。德约只是微微一笑,大度地接受了这份迟来的歉意。但谁都明白,摩根的采访从来不是温情剧场,真正的刀光剑影才刚刚开始。
果然,话题迅速转向了网坛新星辛纳的禁药风波。摩根单刀直入:“这会成为他的阴影吗?”
![]()
德约的回答耐人寻味:“这团阴云会一直跟随着他,就像疫苗的阴云,也一直跟随着我。”轻描淡写间,他将话题从辛纳转向自身经历,完成了精妙的议题转换。更绝的是随后那句:“这件事你应该去问他。”
![]()
摩根的回应堪称本期专访的点睛之笔:“我只会采访那些GOAT们。”
这句话,道破了摩根节目的全部秘密。
![]()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摩根深谙争议即黄金的法则。他的采访从不追求平衡客观,而是精心打造着一个“GOAT俱乐部”——只有最具话题性的体坛传奇才有资格入座。C罗是,德约亦是。
![]()
德约的“疫苗阴云”类比展现了他历经风波后的智慧。他将禁药与疫苗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话题并置,巧妙地揭示了职业运动员在舆论场中共同的困境,无论事实如何,疑云一旦升起,便如影随形。
![]()
而摩根,正是那个最懂得如何让这些阴云产生最大电闪雷鸣效果的人。他的道歉看似真诚,但转眼就开始投掷新的引爆点。这就是摩根式的对话艺术:先示弱再出击,在营造的亲密感中抛出最尖锐的问题。
在这场各取所需的共舞中,德约获得了表达立场的平台,摩根收获了梦寐以求的爆点内容。当德约说出“你应该去问他”时,摩根用“GOAT专座”理论完美接招,既恭维了嘉宾,又强化了自身节目的品牌定位。
![]()
这场对话暴露了当代体育传媒的某种现实:深度让位于爆点,对话沦为表演。摩根不需要追问辛纳事件的细节,不在乎禁药疑云的真实情况,他只需要德约说出那句能够引爆社交媒体的“疫苗阴云”。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摩根无疑是个中高手。他懂得如何将体育巨星的伤痛、争议和委屈,转化为最诱人的视觉盛宴。而观众们,既对这样的戏剧性欲罢不能,又难免在一次次的热搜狂欢后感到一丝空虚。
![]()
德约离开演播室时,或许会为成功传递信息而满意。摩根坐在原地,想必已在剪辑着下一个引爆点。只有体育精神本身,在这场精心编排的对话中,悄然退居次席。
当体育专访变成一场事先张扬的舆论战,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可能成为明天的热搜标题,或许我们该问的是:下一团“阴云”,又将笼罩在谁的头上?而摩根,早已备好了他的下一个“GOAT级”嘉宾名单。(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Mei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