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未来五年哪些行业会不好混?其实不是行业要消失,而是很多岗位会被时代推着升级。今天就跟大家聊5个确实面临调整压力的行业,不是制造焦虑,而是帮大家看清趋势,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个是传统银行基础岗位。现在大家去银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吧?转账、存钱、交水电费这些事,手机上几分钟就搞定。央行数据显示,现在银行网点的柜面业务量比2018年下降了62%,智能柜台覆盖率早就超过85%了。以前银行里一排排的柜员,现在很多网点就留一两个处理复杂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光是柜员,像基础的信贷审核、数据录入、普通客服这些岗位,也越来越多被AI替代。比如现在很多银行的贷款,两分钟就能自动审批放款,比人工快上千倍,还更精准。但这不是说银行行业不行了,而是单纯靠重复操作的岗位没了市场,懂科技、会做风险控制、能跟客户深度沟通的岗位反而更缺人。
第二个是传统线下零售行业。这里说的不是所有实体店,而是那些没特色、只靠卖货的传统零售店。现在大家购物要么线上比价,要么去体验感强的商场,那些开在街边、商品跟网上没区别、价格还没优势的小店,日子是真不好过。房租涨、人工贵,客流还被电商分走大半,库存压得让人喘不过气。尤其是一些母婴店、小超市、普通服装店,同质化太严重,很容易被淘汰。但这也不是说实体店没机会了,比如那些结合了服务的社区小店、有独特风格的文创店、能让顾客动手体验的门店,反而活得很滋润。关键是不能再只靠“卖东西”赚钱,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是传统媒体印刷与发行岗位。现在还有多少人天天看报纸、订杂志?大部分人获取新闻资讯,都是靠手机APP、短视频、公众号。这就导致传统印刷媒体的发行量越来越少,广告收入也跟着下滑,印刷成本却一直在涨。像报纸排版、校对、发行、传统记者等岗位,需求大幅减少。不是说新闻行业不行了,而是传播方式变了。现在更缺的是会做新媒体内容、懂直播、能运营账号、会数据分析的媒体人才。传统媒体人如果能转型做内容创作、深度报道或者新媒体运营,反而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四个是燃油车相关传统岗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各国都在推进“禁燃”时间表,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缩水。这就导致跟燃油车相关的传统岗位面临调整,比如燃油发动机研发、传统汽修、燃油车零部件生产等岗位。以前很多汽修师傅只会修燃油车,现在新能源汽车结构不一样,没学新技能的话,生意就会越来越少。但这不是说汽车行业不行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售后、充电桩建设等领域,反而需要大量人才。只要及时学习新能源相关的技术,转型并不难。
第五个是低门槛的直播带货与电商客服岗位。可能有人觉得直播带货很火,但其实现在的直播行业已经过了随便开个号就能赚钱的阶段。市场早就饱和了,大主播占了大部分流量,小主播没资源、没团队、没资本,很难做起来。而且平台监管越来越严,投流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小主播忙活半天还亏了钱。还有那些只做简单回复、处理售后的低门槛电商客服,也越来越多被智能机器人替代,现在AI能处理80%以上的常见问题,24小时在线还不休息。但这不是说直播电商不行了,而是低门槛、没特色的岗位没了机会。懂选品、会运营、能跟粉丝建立信任、有内容创作能力的人,在这个行业依然很吃香。
聊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焦虑,其实完全没必要。时代发展的本质,就是淘汰落后的岗位,催生新的机会。就像以前的打字员、传呼员消失了,但出现了更多更有价值的岗位。未来五年,国家也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不管是农民工转型技工,还是普通人想学新技能,都可能拿到补贴甚至免费培训的机会。
面对行业调整,与其担心失业,不如主动提升自己。首先要看清行业趋势,别再抱着“一份工作干一辈子”的想法;其次要培养不可替代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AI替代不了的;最后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不管是学新技能、新知识,还是转型到相关的新兴领域,主动改变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止成长。那些能跟上趋势、主动学习的人,永远不会被淘汰。希望大家都能看清方向,提前准备,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