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遗产管理人,如何才能让人信得过?

0
分享至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驳回宗馥莉上诉,维持18亿美元资产冻结令。这场涉及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百亿遗产案件暂时告一段落。现如今,即便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也可能在财富传承上陷入复杂的纠纷漩涡,传统的遗产处置方式亟待完善。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确立遗产管理人制度。遗产管理人,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实践中,这一新兴制度仍存在职责模糊、程序缺位、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作为管理遗产的第三方,遗产管理人能否真正肩负起守护百姓财富传承的重任、给遗产找到一个好归宿,关键在于一个沉甸甸的“信”字。

诚信:立身之本

当下,居民财产形态日益丰富,传承需求逐渐多元。遗产的范畴已突破传统的房屋、存款。从基金、股票等投资经营类资产,到专利、商标等创作知识产权,再到支付宝、虚拟货币、游戏账号等新兴数字财产,其继承规则更新迅速,涉及多领域法律知识。因此,作为财富“守护者”与“摆渡人”的遗产管理人,首要在于用专业能力筑牢业务素质。

然而,现实中,部分遗产管理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导致被继承人遗产严重贬值的案例时有发生。近期,某遗产管理人因缺乏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在股市下行期未能及时调整高风险股票持仓,致使被继承人家族股票资产市值大幅缩水。又如,一位航空精密制造领域专家离世后,遗产管理人未能及时梳理并为其重要研究成果申请专利,最终该专项技术被境外公司抢注,造成核心资产流失……

法律专家认为,合格的遗产管理人不能固守陈规,在精研法律、金融、评估、税务乃至数字技术等跨领域知识的基础上,还应与时俱进,对时刻变化的遗产继承制度与实务操作方式有所掌握。每一步都恰当、合法地处置遗产,既能避免因管理人的专业盲区埋下纠纷隐患,更是对逝者荣誉与尊严的维护。

除了业务素质,道德诚信更需建立。一旦失守此“信”,遗产管理人自身的专业能力反而可能成为“谋私工具”。在前不久发生的江苏南通五保户遗产管理纠纷案中,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夫妇在去世前夕,受托王某管理其23万元遗产并操办丧事。然而,王某借机大操大办,支出包括4万元守夜费、1.5万元高档香烟等不合理开支,大肆挥霍过世夫妇的遗产。此外,更有管理人通过篡改账目、虚构支出等手段,伪造信托运营成本支出明细,将遗产中资金据为己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指出,遗产管理人关系到遗产处理的方方面面,该制度应用难点在于信用问题。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遗产管理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继承人、受遗赠人、债权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且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遗产。当前对于遗产管理人具体职责、监督机制及追责细则的规定尚处于相对宽泛、有待完善的阶段。如何有效督促遗产管理人提供长周期、全过程的透明化咨询、服务与管理?如何杜绝其利用信息不对称乘人之危、谋取私利、漫天要价,或随意支配、挥霍受托资产?解决以上问题,首先是管理人自身恪守诚实、守信、勤勉的履职原则,将委托人的利益置于首位。

互信:沟通之桥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4年)披露,截至去年底,未婚不婚、再婚、离异三类人群遗嘱登记总量达3.6万份,映射出社会结构变迁下的财产规划新趋势。当前,受社会环境与文化观念转变影响,一些人选择非传统家庭模式。被继承人身后无直系亲属继承、不愿由直系亲属继承等“难言之隐”逐渐增多,加之财产来源途径多样,使得遗产处置不再是简单的家庭内部事务,而成为涉及法律、情感与社会关系的系统性工程。

多位专业机构人士坦言,现实中遗产管理并非一帆风顺。有的遗产所有人出于隐私顾虑或情感纠葛,未能如实、全面告知财产类型、数量及继承人信息等,致使管理人在不完全掌握实情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留下后患。遗产管理在本质上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对管理人而言,一方面,需真正“走进”遗产所有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其财产安排的真实意愿与情感诉求,全面摸清财产总量及家庭关系,为后续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应恪守职业边界,严格保护当事人隐私,做到管理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真正成为遗产所有人信赖的“透明人”。


两位女士在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大厅等待亲人立遗嘱 彭子洋 摄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至70岁老年人订立遗嘱的比例为52.90%。整体而言,我国老年人遗嘱意识较为薄弱,缺乏专业指导,许多老年人未订立遗嘱或遗嘱订立不规范,或未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当遗产所有人年事已高、情绪波动频繁或存在认知局限时,遗愿可能带有非理性的偏执色彩或缺乏相关法律支持。因此,遗产管理人还应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对遗愿进行捕捉与感知,在共情的前提下,给予遗产所有人以引导、梳理与建议,帮助其在遗嘱设立上“提前立、理性立、公正合理立、和谐稳定立”。中华遗嘱库工作人员指出,充分信任遗产管理人,在他们专业的引导下订立遗嘱,不仅能明确财产分配方式,还会减少逝后可能发生的纠纷冲突。

公信:筑基之石

有了个人诚信与双方互信作为基础,遗产管理人制度要在社会层面真正立足,还需让这一新兴角色成为全民信赖、社会认可的专门职业。

截至2024年底,中华遗嘱库保管的遗嘱中指定亲友为遗产管理人的仍为主流,占比为84.29%;指定他人或机构为遗产管理人的较2023年度增长了2.91%,占比达到15.71%。数据表明,随着民法典提出遗产管理人制度,国人的遗嘱规划与遗产管理已开始出现从“家庭自治”向“专业托管”的转型趋势。

家族式、亲友式的遗产管理具备情感基础,却往往受制于专业化水平不高、约束机制不强等现实短板。未来,应当将机构化遗产管理视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倡导的新趋势、新方向。全国政协委员李学梅建议将“遗产管理师”认定为新职业。然而,遗产管理走向职业化的道路仍然漫长,且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遗嘱库项目办主任陈凯指出,公众对遗产管理人的认知仍存在明显偏差,许多人误以为这是“富豪专属”,实则工薪阶层同样受益。因此,他呼吁通过多方合力,推动建立遗产管理人职业化体系,提升社会信任度和理解度。

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33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进喜认为,专业化是遗产管理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人社部门应积极将遗产管理人纳入新职业目录,制定严格的从业标准与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提升队伍的专业性与纯洁性;相关监管机构须加强对遗产管理人失信、违规行为的惩处与公示,建立黑名单机制和行业退出机制;学界与行业组织则应合作建立人才遴选、能力评级与继续教育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舆论宣传和公众教育也要同步加强,要普及“何为遗产管理人”“如何寻找可信赖的管理人”等实用知识,推动这一新职业走向大众。

来源:半月谈

作者: 李思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激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再树敌,叫嚣夺回韩国领土,韩民:中国骂轻了

激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再树敌,叫嚣夺回韩国领土,韩民:中国骂轻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14 15:45:49
欧盟将取消小包裹免税政策,外交部回应

欧盟将取消小包裹免税政策,外交部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36:03
中方召见日大使不到24小时,高市公开诉苦,石破茂罕见站中国一边

中方召见日大使不到24小时,高市公开诉苦,石破茂罕见站中国一边

乐天闲聊
2025-11-14 11:36:30
1962年胡适病逝,其妻问长子为何次子没来,长子:他5年前就死了

1962年胡适病逝,其妻问长子为何次子没来,长子:他5年前就死了

冰语历史
2025-11-11 15:46:42
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幅度降温 局地降温可超过14℃

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幅度降温 局地降温可超过14℃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4 19:15:05
杨过身边的女子,为何只有完颜萍没误了终身?长大后才懂她有多坏

杨过身边的女子,为何只有完颜萍没误了终身?长大后才懂她有多坏

耳东文史
2025-11-15 00:00:54
提前谢幕 C罗踢完最后1场世预赛 2重击:无缘世界杯首轮+主场告别

提前谢幕 C罗踢完最后1场世预赛 2重击:无缘世界杯首轮+主场告别

风过乡
2025-11-14 06:29:29
这次出手比稀土更致命!掐中全球芯片命脉,俄专家:中方很聪明

这次出手比稀土更致命!掐中全球芯片命脉,俄专家:中方很聪明

历史求知所
2025-11-14 11:20:05
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塔前装甲板在华盛顿海军造船厂展出

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塔前装甲板在华盛顿海军造船厂展出

胡侃杂史
2025-11-14 07:05:05
37岁的付辛博给所有男人提了醒,一定要找生理上真正喜欢的妻子

37岁的付辛博给所有男人提了醒,一定要找生理上真正喜欢的妻子

诗意世界
2025-11-14 14:23:59
辽篮全运会只得到第四名的背后:郭艾伦和张镇麟为什么不参赛

辽篮全运会只得到第四名的背后:郭艾伦和张镇麟为什么不参赛

姜大叔侃球
2025-11-14 10:10:00
广西男子建房子遭邻居阻挠,一气之下挖成鱼塘养鱼:等他回来求我

广西男子建房子遭邻居阻挠,一气之下挖成鱼塘养鱼:等他回来求我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0-31 09:04:39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梅根毁了我的一切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梅根毁了我的一切

译言
2025-11-14 11:01:48
36岁奥巴梅扬无缘美加墨世界杯,下一届世界杯时他已41岁

36岁奥巴梅扬无缘美加墨世界杯,下一届世界杯时他已41岁

懂球帝
2025-11-14 03:05:41
火箭内讧曝光!伊森赛后与亚当斯激烈冲突,互相拉拽球衣

火箭内讧曝光!伊森赛后与亚当斯激烈冲突,互相拉拽球衣

最美的巧合
2025-11-14 14:55:35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4 19:28:50
中国成G8最后拼图,德国基本同意,支持马克龙邀请中国参加G7峰会

中国成G8最后拼图,德国基本同意,支持马克龙邀请中国参加G7峰会

潮鹿逐梦
2025-11-13 16:48:14
广州长隆女子带狗上缆车被拒大闹!砸玩偶怼游客,喜提8000元赔偿

广州长隆女子带狗上缆车被拒大闹!砸玩偶怼游客,喜提8000元赔偿

行者聊官
2025-11-14 12:45:28
拒绝摆烂?CBA鱼腩队连续引进三名超级外援,新赛季能否涅槃重生

拒绝摆烂?CBA鱼腩队连续引进三名超级外援,新赛季能否涅槃重生

老叶评球
2025-11-14 23:07:40
太惨了!歌手阿珍因电动座椅架挤压离世,肋骨断裂,更多细节曝光

太惨了!歌手阿珍因电动座椅架挤压离世,肋骨断裂,更多细节曝光

鋭娱之乐
2025-11-14 16:02:02
2025-11-15 01:00: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1267文章数 44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艺术
健康
数码

亲子要闻

儿童健康展与童书展同步启幕 全产业链赋能孩子身心成长

教育要闻

独家!小初高贯通部正式成立!朝阳家长的福气还在后头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