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四行仓库后,37岁谢晋元随即身亡,蒋介石:他的部下背叛了他

分享至

1941年4月24日,在上海胶州路孤军营的操场上,四把刺刀突然刺向正在带队出操的谢晋元。

曾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名震天下的团长就此牺牲,年仅37岁

一场预谋已久的刺杀,不仅终结了谢晋元的生命,更揭开了孤军营中,鲜为人知的屈辱。而四个叛徒,竟然还是“八百壮士”之一。



粤籍少年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

10岁时,谢晋元进入当地的三圳公学读书,校长丘逢甲是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勉励学生。

一次校会上,丘逢甲指着墙上的地图,痛陈甲午战争后的屈辱,谢晋元听得义愤填膺,当场站起来大声说:“长大后我要当兵,把洋人赶出去!”

1921年,谢晋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梅州中学。在校期间,他不仅埋头苦读,还主动组织同学练习武术、锻炼身体,为日后从军做好准备。

三年后,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消息传到梅州后,谢晋元立即报名。

当时,他刚结婚不久,妻子凌维诚已有身孕,面对家人的担忧,他说:“现在国家危难,好男儿岂能只顾小家?等打跑了敌人,我一定回来陪你们。”

不久,谢晋元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和郑介民、邱清泉等人成为同学。

在军校里,他学习刻苦,战术、射击等科目名列前茅,尤其擅长阵地防御战术,深得教官赏识。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排长,踏上了军旅之路。

北伐战争时,谢晋元跟随部队攻打南昌。

当时,在牛行车站,面对孙传芳部的抵抗,谢晋元主动请缨担任敢死队长,他带着士兵冒着炮火,疯狂冲锋,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立下大功。而他,也因此晋升为连长。

中原大战后,谢晋元又调任第88师。

88师是国军队中少数的德械师。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谢晋元也凭借着战功,很快就从营长升为了副团长。

而随着抗日战争的打响,谢晋元又跟随师长孙元良率先进驻上海闸北,负责八字桥一带的防御。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战斗中,他白天指挥部队抵御日军进攻,夜晚则深入战壕和士兵谈心,鼓励大家“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一次日军空袭时,谢晋元还不顾危险将受伤的士兵背到后方,他自己却被弹片划伤了手臂,可经过简单包扎后,谢晋元又返回了前线。

正是因此,他在士兵心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也为后来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打下了基础。



四行仓库的七天七夜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进入尾声。

当时,日军凭借着优势的兵力突破了国军的防线,上海市区大部分沦陷,国民党军队决定撤退。

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同时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孙元良决定留下一支部队驻守闸北,吸引日军注意力。

可以说,这是九死一生的殿后工作,而如此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在了谢晋元身上。

不久后,谢晋元奉命率领第88师262旅524团1营驻守四行仓库。

实际上,谢晋元麾下的兵力只有414人,可为了迷惑日军、鼓舞士气,他们对外宣称“八百人”,“八百壮士”的名号由此而来。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苏州河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七层大楼,原为四明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的联合仓库。

它的墙体极其坚固,易守难攻,仓库内还储存着大量粮食、弹药和药品,具备长期坚守的条件。

进驻仓库后,谢晋元立即组织士兵构筑了防御工事。

他安排人负责守卫仓库底层,利用门窗设置机枪阵地,阻止日军的正面进攻。而后,又让人驻守仓库中层,重点防御日军的攀爬。

与此同时,驻守顶层的人则担任警戒和狙击任务,观察日军动向。

此外,他还亲自检查每个阵地,要求士兵在墙体上开凿射击孔,在仓库周围设置铁丝网和地雷。

可以说,为了防守四行仓库,谢晋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不久后,日军发现四行仓库仍有国军驻守,立即就发动了进攻。

数百名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仓库底层发起冲锋,谢晋元亲自在底层指挥,命令士兵待日军靠近后再开火。

当日军冲到仓库门口时,机枪、手榴弹同时响起,日军死伤惨重,被迫撤退。

首战告捷后,谢晋元随即召集士兵训话:“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我们有坚固的阵地和必死的决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日军前进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日军不断增兵,采用各种战术进攻四行仓库。

甚至,日军还出动飞机轰炸,试图摧毁仓库顶层的防御工事。可仓库墙体坚固,飞机投下的炸弹仅造成轻微损伤,驻守顶层的士兵还利用步枪击落了一架日军侦察机。

此后,日军改变战术,派敢死队携带炸药包,试图炸开仓库的大门。

谢晋元发现后,立即组织士兵投掷手榴弹,同时命令顶层的狙击手射杀日军敢死队员,最终成功的击退了日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