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俄乌冲突,到现在还在东部顿巴斯地区拉锯着,俄罗斯推进得慢吞吞的,每天也就那么点地,乌克兰那边靠着西方援助死扛着。俄罗斯本以为几个月就能摆平,结果三年多过去了,基辅没动摇,战线胶着,损失不小。为什么会这样?简单点说,俄罗斯在军事上踩了不少坑,这些坑不是小毛病,而是从情报到战略的全链条问题。
情报迷雾,闪击梦碎
![]()
先说情报,这可是开局就栽了的头号问题。俄罗斯开打前,对乌克兰的兵力部署和动员能力估得太离谱了。情报部门没摸清乌克兰部队的真实位置,也没算准他们能多快拉起预备役。结果呢,计划书上画的饼,全是空气。
像BBC早年的分析就指出,俄军情报体系长期松懈,靠着过时数据和间谍网,忽略了卫星侦察和电子监听的实时更新。2022年2月入侵初期,俄军坦克队冲向基辅郊外,本以为一路平推,谁知乌克兰民兵和正规军早埋好了伏兵,反坦克导弹一发接一发,俄装甲损失惨重。这情报失真,直接让战役策划从头歪到尾。
![]()
其实,这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俄罗斯军事情报局对乌克兰的渗透本该是强项,毕竟邻国,可他们低估了乌克兰的改革速度。乌克兰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就开始加强情报反制,破获了不少俄方间谍网。
到2022年,乌克兰的信号情报和开源数据分析已经能实时追踪俄军动向。俄罗斯这边呢?情报收集还停留在老一套,卫星图像没及时分析,间谍报告水分大。结果,开战头一个月,俄军补给线拉得老长,后勤车队在公路上挨打,燃料和弹药跟不上。
![]()
紧接着,就是第二个大坑:太迷信闪电战了。俄罗斯高层脑子里全是二战那套,计划一周内围住基辅,推翻政权,一劳永逸。说起来,这想法本身就出在情报偏差上,可就算情报准点,他们也没备好后手。
Al Jazeera的评论说,普京的傲慢假设之一,就是以为乌克兰会像纸糊的一样崩盘。实际呢?2022年3月,俄空降部队在霍斯托梅尔机场强行着陆,本想抢滩头堡,结果乌克兰守军用Javelin导弹和步兵反击,机场成了绞肉机。俄地面部队赶来支援,坦克纵队在泥路卡住,补给卡车抛锚,士兵们只能靠步行推进。
![]()
这闪击战术的毛病,在于没考虑乌克兰的地形和抵抗意志。东部平原还行,北部森林和河流地带,俄军重装部队机动性差,容易被切断。CSIS的分析指出,俄军没准备持久战的备用方案,基辅失利后,只能仓促转战顿巴斯,丢下大量装备。
撤退时,公路上烧毁的T-72坦克堆成山,西方媒体拍得清清楚楚。这不光是战术失误,还暴露了高层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是早点分散兵力,在多方向施压,说不定局面不一样。可现在看,这梦碎得彻底,俄罗斯从进攻方变成消耗战玩家。
改革半途,无人警醒
![]()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本来是想跟上时代,可半途而废,这第三个和第四个错误,就出在这。先说无人机,这在现代战争里是神器,2020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阿塞拜疆用TB2无人机炸得亚美尼亚防空系统哑火。
俄罗斯当时是观察者,本该赶紧补课,建无人机部队和反制网。可他们呢?开打后才醒悟,早期损失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NPR的报道说,2025年俄罗斯领土收益少,就是因为无人机让俄军推进寸步难行。乌克兰操作员在哈尔科夫郊外操控TB2,实时锁定俄坦克列队,导弹一扔,尘土飞扬,俄防空兵手忙脚乱,雷达锁定慢半拍。
![]()
说白了,俄罗斯对无人机的认识不足,根子在情报和装备双重落后。2022年春季,乌克兰无人机群在上空盘旋,俄军地面部队暴露无遗,炮兵阵地被精准打击。到2023年,俄罗斯才匆忙上马干扰器和自家无人机,可亡羊补牢,损失早回不来了。
再看军事改革,这第四个坑更大。2008年谢尔久科夫推营级合成单位,整合步兵炮兵工兵,绍伊古接手后继续,但只停在营级,没扩展到师旅。结果,2023年扎波罗热前线,俄合成营推进时协调卡壳,通讯中断,坦克孤军奋战,乌克兰火炮一轮覆盖,阵地崩盘。
CSIS的战场分析说,俄陆军合成化重视有余,规模不足,广阔战区里营级单位容易被分割。改革本该彻底,可内部阻力大,军官体系老化,训练跟不上。2024年顿涅茨克,俄营队夜袭村落,工兵扫雷后步兵跟进,可无师级后备,增援迟到,乌军反扑就把他们赶回去。
![]()
空天失控,目标模糊
第五个错误,航空兵运用低,这在现代战争里是致命伤。俄罗斯空天军有苏-35和米格-31这些先进家伙,可出动架次少得可怜,日均几十架,远低于预期。
SEAD任务拉胯,压制敌防空网不成,预警机A-50还被乌克兰爱国者导弹打下来两架,一次在2024年1月黑海上空,一次在2月阿佐夫海。Russia Matters的报告卡说,2025年10月,俄空天军浪费制空权严重,乌克兰F-16升空拦截,俄苏-34低飞投弹时易中招。结果,地面部队没空中掩护,推进时遭无人机和炮火双重招呼。
这问题出在调度和训练上。俄机群本该主导天空,可飞行员低空作业风险高,防空导弹从林中冒出,尾焰一闪就中。2025年夏季,波克罗夫斯克上空,F-16导弹脱离挂架,俄苏-35拉烟机动,可还是有损失。
ISW指出,俄空天军规模大,效率低,燃料和维护跟不上,基地还遭乌无人机袭。国土安全这第六个坑,也连着这儿。俄罗斯本土防御漏洞多,2023年5月克里姆林宫无人机袭击未遂,2025年3月恩格斯空军基地图-95轰炸机被毁多架,6月又炸了11到12架战略轰炸机。袭击从边境推到内陆,油库和炼油厂挨炸,俄巡逻队反应迟钝,情报共享慢。
![]()
最后,第七个错误,战争目的不明朗。到2025年秋,俄罗斯到底想干嘛?推翻基辅政权?摧毁乌克兰军力?还是多要块地?外交声明里混着去军事化和领土要求,部队在前线指令反复,资源分散。
这些失误串起来,空天失控让防御更松,目标模糊雪上加霜。俄罗斯有资源,可执行链条断裂,乌克兰借势死扛。说到底,这场仗的教训是,战争不是光靠兵多,情报准、改革深、目的清,才是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