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思南路上的沧浪亭盛兴汤圆店排起了长队。队伍里,有周边上班的白领来吃午饭,有各地游客寻访老上海小吃,有隔三差五就跑一次的老字号拥趸,也有冲着沪语电影《菜肉馄饨》而来的热情粉丝。仔细一看,沿街店面亮起了新灯牌——电影《菜肉馄饨》体验店。“官方认证”的身份,让这家老字号火上加火,日销500多碗馄饨。
“大概半年前,《菜肉馄饨》剧组找到了我们,想要做一家体验店。”淮海集团新亚富丽华餐饮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高级技师童纯忠说,制片人顾晓东为了这部电影,把上海知名的馄饨店吃了个遍,按照他内心的排名,盛兴的菜肉馄饨和电影的贴合度最高,最终促成了这次合作。
![]()
海报、剧照、文创、书籍,当然还有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菜肉馄饨……走进店里,仿佛来到了《菜肉馄饨》的电影画面里。老式桌椅、手写招牌、泛黄海报、氤氲着热气的明档窗口,既是老上海的烟火气,也是电影里的温情片段。
![]()
“肉糜倒在小碗里,加生抽和蚝油,筷子用力拌到起筋,再把河虾剥出虾仁,剪成丁,青菜烫好挤出水……30只馄饨包好,看了一眼钟,从出门买菜到现在,居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钟头了。”原著中对老汪包馄饨的描述被节选出来,贴在墙上,让人对这一碗馄饨有了更多期待。
![]()
“在上海传统小吃中,菜肉馄饨朴实无华,但要做到好吃,皮子、馅芯、汤底都有讲究。”童纯忠告诉海岸君,盛兴的馄饨皮看上去颜色偏黑,是因为把黑面粉、白面粉和一点食用碱按照配比定制,这样做出来的碱水皮才是爽滑又劲道的口感。馅芯说是菜肉,其实是青菜搭配荠菜,前者含水量更高,后者提供鲜味和香味,肉馅则是肥瘦三七开的比例,混合起来有了足够的油润度,入口鲜嫩。
汤底也值得说道一番。选用猪骨、草鸡、草鸭熬煮而成,汤色清透而不浑浊。还有一勺“灵魂猪油”也是好吃的关键。“店里用的猪油是我们自己熬的,最要紧的是控制火候,在猪油即将熬成时,大火急烧,激发出香气,这样的猪油才能给馄饨汤底添香。”
![]()
尽管电影尚未正式上映,盛兴的人气已提前“爆棚”。“平时一天卖近400碗,现在稳稳超过500碗。”门店负责人介绍,来打卡的食客几乎人手一碗招牌菜肉馄饨,不少人还会搭配双档汤、排骨年糕等老上海特色小吃,也顺势带动门店整体销售额提升超10%。为接住这波“电影流量”,门店特意推出《菜肉馄饨》电影专享外带生馄饨,一盒10只,涵盖荠菜鲜肉、虾仁鲜肉、黄鱼三种馅芯,分别搭配菠菜皮、南瓜皮,色彩清新,好吃又上镜。
![]()
中午用餐高峰,店里座无虚席,海岸君遇到了专程从马来西亚来的9人游客家庭。圆台面上很快被菜肉馄饨、双档汤、葱油拌面、白斩鸡等十来种餐点铺满,腾腾热气模糊了每个人的笑脸。“在高德地图上刷到美食推荐,就特地绕过来了。”一位游客用勺子舀起饱满的馄饨,咬开一个小口笑着说,和马来西亚的馄饨比,上海的菜肉馄饨“个头大、肉馅足,咬下去全是鲜味儿,太满足了”。
家住闵行的一对母女则带着相机而来,她们捧着刚上桌的馄饨盘算着:“先在盛兴吃碗正宗的,再去思南公馆找‘老汪的家’。”这对母女计划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循着电影足迹边走边拍,打卡《菜肉馄饨》里的城市场景,来一场藏着老上海烟火气与光影记忆的治愈系城市漫游。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张钰芸 孙霞琴
图 片 | 张钰芸 陈梦泽
视 频 | 张钰芸 孙霞琴
编 辑 | 任天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