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因为录综艺的缘故,杭州成了一年会去好多次的地方。就这么不经意间,跟朱七熟络起来。某天,我直接跟他说:去你家坐坐?
于是就在某个录影的Break,参观了朱七的文艺中登府邸,看了他的吉他收藏,他总是po在社交媒体上的黑胶陈列柜。
![]()
以及——听了他的《他们 朱七的笔记Ⅵ》。
![]()
说来也特别好笑。朱七给我播这个专辑的时候,我心里嘀咕,怎么他出了一张mono专辑……?后来他才跟我说:跟你说个事儿,我才发现,下午我只开了一个喇叭。我:……
在我心目中,朱七是典型的江浙儒商。能搞钱,但也不仅只搞钱,也搞价值观输出(这点很像我认识的另一位财经佬温义飞)。他的上一张专辑《书名号》,花了天价制作费,在摩登天空都够做七八张专辑了,我也不知道他图的什么,我甚至当面跟他说:你怎么搞一些你自己无法驾驭的制作,这首歌我觉得不是你的舒适区啊,你这钱花的。
但,在那个mono的下午,我把自己置身于朱七生活的空间里,我不费任何成本地,就明白了朱七这些歌的所有理由。
其实,有啥理由,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这世界并不需要这些歌,这是我反复和自己确认过的事”,“需要这些歌的,是我自己嘛”。
这也是朱七音乐的最大核心:对自己诚实。
![]()
像他的《C大调下午茶》,一首非常民歌时代的曲子,我说:妈的,怎么还有人这样弹木吉他的?这种OG的三指法,这些三连音,还有音阶的走法,害,你自己都唱了,“什么东西过时了”,你这首歌就太特么过时了。
可是,听着听着,尤其到了副歌“时代啊,哗啦啦地响,有人听见了,有人捂着耳朵笑啊”,朱七明明什么都知道,他甚至还在间奏里面吹了一段非常迪伦的口琴,然后还有陈秀男老师——十多年前,我跟他有一次很浅的接触,在北京拜访他的“秀天下”公司,当时我还是充满锐气、认为全世界都是辣鸡的少年,我内心觉得,呵呵,过时的老登。可现在当我自己也变成了中老登,轮到别人——都不用在心里嘀咕,直接当着我的面说我老登的时候,我也想加入这首歌的阵营里。
对了,这首《C大调下午茶》还让我想到了布格缪勒练习曲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非常简单的C Major,音程相当简单,名为“坦诉”。这就是朱七的Frankness。
朱七跟我一样,这些年也开始面对双亲的离去。《彩云归》,不需要他说,我也知道写的是什么,这首歌的背后,你能听出朱七的很多眼泪,哭了干,干了哭,他最后才会选择了用这么老掉渣的方式写出来、唱出来。这是无法愈合的疤。这也是这张专辑最感人的一首。
专辑里,朱七邀请的好几位歌手,跟我都有或深或浅的交集。除了秀男老师外,《逃婚》里的秦昊和小厚也是。这是一首有点抓马的歌曲,如果没有两位好妹妹,朱七一个人我想他可能完成得不会太好。
和小匡一起feat的《小镇青年》,小匡是我最重要的亦师亦友之一,当他的声音跟合成器、舞曲节奏出现在一起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噗嗤一笑,第二反应是这是阳光版的Leonard Cohen,每一个文艺中老登都有穿着西服、戴着礼帽、然后跟着节拍晃动的权利。
朱七还给自己的女儿写了很多歌。就像我觉得林生祥这些年最质朴最感人的专辑是《头摆头摆》一样,中老登面对自己的细妹和细细妹的时候,有一种极其强大的温柔。专辑末尾的《他们(三)》和《轻轻》都极好。他们跌倒,他们长高,他们翩翩舞蹈,他们月光萦绕,他们路远迢迢,他们的未来无人知晓。
但还好,我们拥有用音乐、文字、吉他、歌唱的能力,把这些记录下来,于是人生有了意义,日子变得丰盈。
(所以为什么朱七你下一张不找我一起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