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降温后,中老年人的入冬指南:1少囤,2不吃,3不做,安稳过寒冬
随着气温的骤降,冬天的脚步悄然临近。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这个季节既是享受温暖家庭时光的好时候,也是身体容易受到各种健康问题侵扰的时期。为了帮助中老年朋友平稳度过寒冬,牢记“1少囤,2不吃,3不做”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为入冬做好准备,更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
![]()
一少囤:理性消费,避免物资过度积压
冬季来临,不少中老年人出于对生活便利和突发情况的考虑,会有囤积物资的习惯,比如大量的粮食、蔬菜、药品等。然而,过度囤积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从食物方面看,冬季虽然气温低,食物相对不易变质,但大量囤积蔬菜、水果,时间一长,营养会大量流失,口感也会变差。而且,如果保存不当,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土豆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容易发芽,发芽后的土豆含有龙葵素,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
在药品方面,盲目囤积药品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因为药品过期而误服,给身体带来伤害。同时,不合理的药品囤积也可能掩盖真实的健康需求。中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物资采购,保持适量的储备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囤积。
![]()
二不吃:远离两类对健康不利的食物
不吃生冷食物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阳气内藏,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食用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冷饮、未彻底加热的剩菜剩饭等,会直接刺激肠胃。长期食用生冷食物,还可能损伤脾胃阳气。中老年人应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热汤、热粥、炖菜等,既能温暖身体,又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不吃过于油腻辛辣食物
冬季人们往往喜欢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来抵御寒冷,但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同时,辛辣食物虽然能带来一时的口感刺激,但过量食用会引发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还可能刺激胃黏膜。中老年人在冬季饮食中,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
![]()
三不做:规避三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不做剧烈运动
冬季人体的肌肉、韧带弹性降低,关节灵活性变差。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如快速跑步、打篮球等,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而且,剧烈运动后身体出汗,若不及时保暖,还容易受寒感冒。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的衣服,避免着凉。
不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
冬季为了保暖,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减少。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还可能滋生细菌、病毒,增加呼吸道的感染风险。中老年人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每天至少通风2 - 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
不忽视情绪调节
冬季天气寒冷,阳光照射时间短,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和社会角色的变化,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增加风险。中老年人要学会主动调节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降温后的冬季,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场健康的考验。牢记“1少囤,2不吃,3不做”,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为入冬做好充分的准备,让中老年朋友能够温暖、健康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