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陛下!日本倭国杀我使者,还放话不惧大明。
不踏平这岛国,天朝颜面何在!”
朱元璋把染血的腰牌往御案上一摔。
茶杯震得蹦起来,茶水顺着案角往下淌。
明朝刚结束战乱,百姓还在啃树皮。
北边蒙古残部又盯着长城。
可杀世之仇像根刺扎在心里,他当即就要调兵伐日。
“陛下敢出兵,臣就敢死谏!”
刘伯温突然闯进来,死死拽住他的龙袍。
“这仗一打,大明根基就垮了!”
君臣俩正僵持着,刘伯温突然递上封密函。
朱元璋展开一看,脸色瞬间煞白。
里面藏的不是日本军情。
竟是朝堂里的惊天秘密......
![]()
01
洪武三年早春。
南京皇宫的御书房里。
朱元璋刚把最后一本奏折推到一边,刚伸了个懒腰。
突然哐当一声,御书房的木门被撞开。
一个身穿锦卫服饰的小兵连滚带爬冲进来。
膝盖在金砖地上磕出两道血印。
怀里死死抱着个染成暗红的锦盒。
“陛下!陛下不好了!”
小兵声音发颤,说话时牙都在打哆嗦。
“赴日的使者…
使者们…
回来了…
就…
就剩一个活的!”
朱元璋猛地坐直身子,手指一下掐进楠木桌角:
“什么叫就剩一个活的?
朕派了七个去,怎么回来一个?”
旁边侍立的太监赶紧上前接锦盒。
刚碰到盒盖就呀了一声。
盒缝里渗出来的血还没干。
打开一看,里面裹着半块大明使者的腰牌。
上面的明字被血浸得发黑,还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是幸存使者用指甲蘸血写的:
“日本拒降,杀五人,囚二人,曰:大明若来,便战!”
朱元璋一把抓过纸条,眼睛越瞪越圆,握紧沙包大的拳头。
![]()
02
旁边的兵部尚书刚想劝陛下息怒。
就见朱元璋啪地把纸条摔在地上。
抬脚狠狠碾了两下,青瓷茶杯哐当砸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反了!反了!”
朱元璋的声音像炸雷,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往下掉。
“朕登基三年,派使者去周边列国。
高丽、安南哪个不是捧着贡品来朝拜?
就这么个弹丸岛国,也敢杀朕的人?
还敢放话叫板?”
他说着就往龙椅外走。
腰间的玉带哗啦作响。
走到御书房门口又突然回头。
手指着兵部尚书:
“传朕的旨意!
即刻调沿海卫所的兵,再从南京大营抽三万精锐。
让徐达准备战船!
朕要亲自坐镇苏州。
看着明军踏平日本,把那些杀使者的倭寇、乱臣。
一个个拎到朕面前来偿命!”
旁边的太监吓得赶紧跪下来:
“陛下,三思啊!
这跨海作战可不是小事,总得让大臣们议一议…”
“议什么议!”
朱元璋一脚踹在旁边的铜炉上。
铜炉当啷倒在地上,火星子溅出来。
“朕的使者死在海外,天朝的颜面都让人踩在地上了!
再议,日本鬼子都要打到江浙了!
你忘了去年倭寇袭扰台州,杀了多少百姓?
烧了多少房子?
这次不把日本打服,以后谁都敢骑在大明头上!”
他说着就往外走,龙靴踩过地上的瓷片,留下两道浅浅的印子。
![]()
03
刚走到宫门口。
就见一个身穿青袍的人急匆匆跑过来,老远就喊:
“陛下留步!万万不可出兵啊!”
朱元璋抬头一看,是刘伯温。
他正满肚子火没处发,见刘伯温拦路。
顿时瞪圆了眼睛:
“伯温,你敢拦朕?”
刘伯温噗通跪在地上。
双手死死抓住朱元璋的龙袍下摆:
“臣不敢拦陛下,但臣要劝陛下。
这仗不能打!一打,大明就危险了!”
朱元璋被刘伯温拽着龙袍。
火气直往头顶冲,抬脚就想甩开。
可刘伯温抓得死紧,指节都泛了白:
“陛下!
臣知道使者死得冤,可您要是这会儿出兵。
比杀了臣还难受—— 大明要完啊!”
“放屁!”
朱元璋怒吼着扯了扯龙袍,没扯开。
“朕有百万大军,还打不过一个弹丸岛国?
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刘伯温也不慌,干脆跪在地上往前挪了两步。
从袖袋里掏出一卷纸展开:
“陛下您看!
这是户部刚报上来的账册。
去年打仗耗空了国库,现在粮仓里的粮食,只够百姓吃半年。
濠州刚闹完蝗灾,百姓连树皮都啃。
您上个月才下旨免了那儿三年赋税。
这要是征兵征粮,不得把百姓逼反了?”
朱元璋扫了眼账册上的红圈。
![]()
04
眼神顿了顿,可嘴上还硬:
“朕可以从其他地方调粮!
大明朝这么大,还凑不出军粮?”
“调粮?怎么调?”
刘伯温声音也提了起来,伸手往北方指。
“从河南调粮到海边,得走一个月。
路上被土匪抢、被雨水泡,到地方能剩一半就不错了!
再说了,北方的蒙古人还没安分。
蓝玉刚派人来报。
元军残部在漠北集结了五万骑兵。
就等咱们大军出海,他们好趁机打回中原!
到时候腹背受敌,陛下您是先救沿海,还是先守北京?”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朱元璋头上。
他盯着刘伯温,半天没说话,突然想起什么:
“元军两次伐日都败了,那是他们没用对人!
朕的水军比元朝强十倍,怎么会败?”
“陛下!跨海作战不是陆地上砍人!”
刘伯温往前凑了凑:
“日本那边全是海岛。
暗礁比石头还多。
咱们的船进去就跟瞎了眼似的。
元朝第一次伐日,船在海上被台风掀翻了一半。
士兵连日本的岸都没摸着就淹死了!
咱们现在的战船,连抗台风的能力都没有。
这一去不是打仗,是送命啊!”
朱元璋攥着拳头,重重的砸在了柱子上。
盯着账册上的数字,又想起沿海百姓逃难的模样。
火气慢慢降了下去。
他猛地甩开刘伯温的手,转身往宫里走:
“行了!伐日的事,先搁置!”
刘伯温趴在地上,看着朱元璋的背影。
长长松了口气,后背的衣服早被冷汗浸透了。
可这事没过去多久,浙江沿海又出事了。
倭寇连破三个县城,杀了县官,还把粮仓烧了。
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刚喝下去的茶噗地喷出来。
抓起御案上的镇纸就砸了:
“反了!反了!这次谁拦朕都没用!
传旨,徐达立刻整顿水军,三个月后,必须踏平日本!”
旨意刚拟好,太监刚要往外传,刘伯温又进来了。
这次他没跪,也没喊。
只是从袖袋里掏出个密封的信封。
双手递过去,声音压得很低:
“陛下,您先看这个,看完再定伐日的事不迟。”
朱元璋皱着眉接过,拆开一看。
脸色瞬间就变了,手指都开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