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医院,如果你去排队看病,可能排上好几天都还没有轮到你。如果你去医院的病房探望生病的亲属,要是没有熟悉医院布局的人带着你,大概率会在院区内迷路。这便是被网友戏称为宇宙第一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这里同样也被称为亚洲最大医院,就是肉眼可见的大,前来看病问诊的患者多,每年光是做手术,都超过了30万台次。而这座最大医院的背后,既经历了迅猛扩张,也见证了,原来的院长落马。
![]()
占地面积接近700亩
今年6月份,中央第五巡视组进驻河南还不到60天,多年来掌舵亚洲最大医院的院长阚全程“就进去了”。这位曾经的明星院长虽然落马了,但是郑大一附院由小到大,正是在他的推动下一步一步完成的。
咱们先来看看这座位于郑州的医院究竟有多大。截止到目前,医院的总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55.31万平方米,也就是682亩。这是啥概念呢?河南省一个人口在3000左右的村庄,村里的土地加起来,可能也才一两千亩,有些山区的村庄,土地的面积只有1000多亩左右。
![]()
也就是说,郑大一附院的建筑规模可能比一座村庄的规模都大,你不要觉得一座村庄的面积没多少,当真让你身处其中,就会知道,内中的面积其实很大。
整个医院一共被分成了三个院区,院区当中套着院区的规模更是达到12个,临床医技科室有95个,病区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24个。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一个不熟悉医院布局的人,到病区去探望亲属,大概率是找不到路的。
![]()
正是因为规模太大,所以才在网上被戏称为宇宙第一医院,再来看最直接的细节,那就是医院的病床数量。
2017年,有一个国内医院床位规模排行榜,郑大一附院的床位规模达到了1万张,排在第2位的盛京医院只有6000多张床位。这样一对比,自然也就分出大小来了。
![]()
每天要做800台手术
有这么多的病床位,每年的手术规模自然也不会少,还是2017年的那项统计数据,显示郑大一附院每年的手术规模在25万台次以上,这比排在第2位的华西医院,多出了接近两倍。
以上还是2017年之前的数据,而经过了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床位数量,还是每年做的手术,规模又在增长,有统计显示,最近两年,郑大一附院的手术量实际上早就超过了30万台次。
![]()
平均算下来,这座医院的医生们每天至少要做800台手术,而实际的情况是,病人看病和手术的频率不可能平均分配,所以在高峰时期,每天的手术量可能超过了1000台次。
同一时间段,几百台手术,可能都在进行之中,医生们加起来的规模在上千人以上,光是想一想就能感受到这规模有多大。如果再从侧面去看,每天这么多的手术,更需要庞大的电力、水源等一系列稳定的后勤保障供应。看来在供电局和供水局眼里,郑大一附院就是他们的财神爷呀。
![]()
再者,从整体的看病比例来看,到医院看病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问诊和检查,做手术的比例并不是最多的。而郑大一附院光是做手术的规模,每天都能达到这么大,那反倒又能说明其他患者的比例规模更大。
这一点从急诊科的患者流量就能看出端倪,根据2018年的一项统计显示,郑大一附院全年,门诊急诊量达到了776万人次。平均算下来,每天急诊科接待的患者就超过了21,000人,这绝对是人潮涌动,甚至比一些火车站的客流都拥挤。
![]()
年收入超过了200亿元
每年的患者这么多,医院的职工队伍规模肯定也很大,截止到2020年,郑大一附院的在职职工达到了11,859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为10,899人,这一规模远远高于其他三甲医院的职工数量。比如盛京医院,在职员工也不过才6900多人。
最后是医院的收入水平,还在2014年时,医院全年的收入就达到了75.21亿元,此后这一规模又增长到84亿元,到了2016年,总收入更是达到了94.89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郑大一附院还接管了陷入债务危机的河南省省立医院,全面开启了一院4区的时代,医院的床位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2,000张,当年的营收达到了惊人的218.78亿元,相当于每天收入6,000万元,年利润也达到了10.44亿元。
截止到2024年7月,西院区建成正式投入使用,郑大一附院的版图又扩大成为了一院5区。
![]()
不管是看病患者的规模,还是医院的职工数量,以及每年的收入,都在向外界展示着这座医院的规模之大。如此大的医院是怎么建成的呢?其实就跟原来的院长阚全程的发展理念有关。
10年时间的扩张规模
2007年,郑大一附院的床位只有1860张,当时医院整体的规模并不大,而转折点就发生在第2年。当年,阚全程出任郑大一附院院长,正式提出了做大做强的目标。
![]()
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医院的病床就从原来的1800多张,扩展到了3155张,门诊人数达到了135万人次,收住病人增加了46%。接下来4年时间,医院的床位数量突破5000张,门诊量达到了300多万人次,住院病人数量也超过了20万人次,这一增长规模在全国医院中排第一。
时间来到2014年,郑大一附院的床位规模在这一年增长至7000张,年收入也超过了75亿元,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这座省级三甲医院,被媒体称为亚洲最大医院。然而伴随着医院的大规模扩张,阚全程的这种发展理念,也遭到了外界的强烈质疑。
![]()
比如在2016年初,一张人山人海看病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医院里的场面比春运还要拥挤,300多名医生,看了约2万病人,有的医生一上午就接诊了170名患者。外界质疑如此大规模的患者流量,医生根本不能够保证看病质量。
面对外界的质疑,阚全程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他在当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南人口太多了,而优质医疗资源却很少。老百姓存在着巨大的看病需求,所以医院必须得扩张,然后才能去追求质量。
![]()
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郑大一附院招揽医疗人才的模式也很新颖。比如在2016年,郑大一附院一次性就招录了680名硕士和博士,而且公开表示,不管是否应聘成功,只要来现场应聘,每人补助2000元并报销一次往返路费。
到2017年阚全程调离医院的时候,郑大一附院的规模已经是全国最大,然而他的医院管理理念依旧充满争议。
![]()
谁收治病人多,谁的奖励就多
郑大一附院过去十几年扩张的过程,其实就是病人不断增加的过程。2016年阚全程曾公开表示,医院虽然是公益事业型单位,但是医院的管理必须借鉴企业管理模式。
按照这种思路,医院后来对职工的奖励加入了绩效模式,简单来说,哪个医生收治的病人多,哪个医生做的手术量多,奖励自然就多。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医院门诊大厅永远人潮涌动,医生哪怕是在节假日也愿意抢着加班。
![]()
除此之外,阚全程还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推销医院。通过去县级医院义诊的方式,让人们见识到郑大一附院的医疗水平,这样一来,很多患者生病之后,通常就会选择去郑大一附院找专家看病。
然而外界没有想到,阚全程在今年居然会落马。实际上他的落马并非毫无征兆,在此之前,他在郑大一附院的原下属王家祥就已经落马了。
![]()
这位下属曾经担任郑大一附院的副院长,落马之后,河南省纪检委网站的通报中指出,他把手中的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在代销医疗物资、调整职务等方面牟利。并非法收受财物。
从通报中不难看出,郑大一附院高速扩张十几年,规模如此之大,其中肯定存在着腐败问题。而阚全程在今年落马,他的问题应该也跟此前在郑大一附院的任上有关联。
![]()
河南拥有最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看病对河南人来说,确实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医疗资源少,人口众多的矛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而截止到2023年,河南省建成并拥有了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成为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最多的省份。
这是不是意味着看病难的问题有所改善了呢?在医院的硬件投入方面确实有所改善,比如在2021年的医院综合排行榜上,郑大一附院排在第19位,相比10年前上升了81个名次。
![]()
肯定有人会感到奇怪。既然郑大一附院是亚洲最大医院,为什么在综合排行榜上只能排在第19位呢?因为医院不仅仅只看规模大小,最终还要看,整体的医疗资源以及质量。
而在这一方面,河南还有很大的短板,由于医疗资源仍旧薄弱,一旦患上疑难杂症或者是重大疾病,很多人只能前往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更为优质的地区求医看病。
![]()
这背后表现出来的恰恰是人才资源的不充足。而国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本质上就是要提高硬件设施,同时也要加强人才的培养,换句话说,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质量。
只有遵循这样的发展思路,老百姓看病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
结语
阚全程已经落马,而在今年8月,郑大一附院也迎来了新的院长。在规模上,郑大一附院依旧保持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而接下来还要持续提高的正是质量,同时要避免的还有腐败的滋生。
![]()
毕竟,如此大规模的医疗机构,掌握权力的人想要谋私,实际上是很便捷的。而要真正解决河南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是要查处和杜绝腐败现象。要让医院的大和医疗资源的充足,发挥其真正的应有作用。
参考资料: 《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原院长落马背后:企业家式院长与学术专家的两面人生》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6月12日 《宇宙第一医院是如何炼成的?》 正解局 2020年9月4日 《拥有最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能缓解河南看病难、看病贵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3年7月22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