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集人文纪录片《珠江》自11月9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以来,迅速成为各大社交平台关注焦点,获得观众及业界的双重好评。
该片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联合出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制作。据悉,本片于11月9日起每晚8时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将持续播放到11月16日。
《珠江》以“海与河”的双重视角,首次将珠江流域山脉、水脉与千年商脉、文脉纳入统一叙事框架,描绘向海而生的精神脉络。在历史与现实的平衡中,努力寻找历史与当下的共振点与共鸣处,用镜头去捕捉沿岸百姓的日常场景,呈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梦想与追求,从而勾勒出一个饱含情感、烟火气十足、生机盎然的珠江流域。
观众、业界好评连连
大气磅礴,既述说历史,也映照当下
“每一帧都是大片,大开大合,大气磅礴。”连日来,《珠江》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收获观众如潮好评。
作为首部以全流域视角呈现珠江文化特质的大型纪录片,《珠江》为观众呈现珠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观众纷纷点赞:“必看!”“种草了”。有观众赞叹道:“大美珠江,自然生态,万物和谐,生生不息,和美共荣!”也有观众说,珠江,代表的是开放与包容的精神,这是尤为珍贵的。
![]()
△纪录片《珠江》
纪录片《珠江》,没有依循其他江河纪录片山水史诗的基调,而是另辟蹊径,从“海上丝绸之路”命题切入,首次将珠江流域山脉、水脉与千年商脉、文脉纳入统一叙事框架。不少观众认为,这部纪录片视角创新,让人从更深入的角度了解珠江。还有不少观众为该片的深度和视野点赞,“很有深度和寓意的纪录片,值得点赞!”“每天看一集,受益匪浅”。
广州观众黄先生认为,《珠江》从多个维度串起了珠江流域的古往今来,彰显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传递出广东人敢为人先、力争上游的精神气质。舒女士则表示,该片让观众得以更全面、更真实、更深入地了解“母亲河”珠江,从而更好地理解珠三角、读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观众小刘表示,《珠江》画面优美,影像语言平实而贴近生活,极具吸引力。观看本片,既了解历史,也映照当下,对现实生活予以启发,“特别有收获”。
![]()
△纪录片《珠江》
据悉,这部全域影绘珠江的纪录片,跳出了“江河地理志”的叙事框架,以“开放”为锚点,在历史纵深中寻找当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精神坐标,并成为贯穿全片的核心主题。
开篇《那片绿色》从珠江源头起步,记录了这条江河如何从高原滴水汇聚成滔滔巨流的状况历程,绘就一幅“中国千年开放的活水之源”的文化图景;第二集《通海夷道》从历史上珠三角市场“早”“洋”“全”“变”四个特点切入,讲述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市场是如何在珠江流域孕育成形的;11日晚播出的第三集《海不扬波》,从广州珠江畔一座百年牌坊出发,带领观众一起探寻那片蔚蓝下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和悠长回响。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赵捷评价本片:“在大江大河纪录片的历史上填补了空白。”赵捷表示,《珠江》第一次跳出以往单一地理场景的描述。珠江本来是一条内河,这部片虽然以珠江为切入口,但没有就珠江说珠江,而是关注它与中国、与世界的链接,这种创新的视角,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为时代做档案。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小龙表示,纪录片《珠江》生动展现了珠江源、云南抚仙湖、广西灵渠、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广东东深供水工程、珠江河口等壮阔水景观,描绘出一幅“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人水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则认为,这部人文纪录片,“诗意地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城市群‘我从哪里来’的自然与文化出处,也给广府文化注入了向海而生的旺盛生命力。”
![]()
△纪录片《珠江》
宣传片亮相影院
据悉,人文纪录片《珠江》已经陆续登陆各大平台。11月9日起每晚8时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央视频同步播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纪录片《珠江》开设专题,本片获得其客户端首屏推荐。同时,该片亮相“视野”频道与“纪录片”频道首页,覆盖到日常用户、视频爱好者和纪录片爱好者等。广州广播电视台将跟进播出,综合频道于11月22日至29日每晚8:15首播,11点重播,新闻频道11月30日至12月7日每晚9时播出。
该片在央视播出后,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与此同时,从央级媒体到市级媒体,也纷纷予以本片关注及点赞,推出《立传珠江 恰逢其时》《让千年开放文脉在新时代澎湃奔涌》等报道,引发全网关注。
据悉,全市245家影院已陆续在映前广告时段以及影院大厅屏幕等播放《珠江》宣传片,引发观众与市民的留意和期待。
接下来,《珠江》还将走进校园。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邀请,纪录片《珠江》总导演徐洁将分别于11月18日、11月19日赴北大、人大举办讲座,向师生们专题讲述《珠江》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系列组歌颇具感染力,有效升华了主题。目前《珠江》系列组歌也已在市、区群文系统开展传唱。
八集内容梗概
第一集:《那片绿色》
大自然在崇山峻岭中塑造出奔赴海洋的珠江。本集首次全景式梳理珠江的地理、历史、经济及人文状况。从大自然的运动看珠江流域地理生态特色;从地理生态看珠江水系形成的特点;从水域气候特点看珠江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集:《通海夷道》
本集从历史上珠三角市场“早”“洋”“全”“变”四个特点切入,讲述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市场是如何在珠江流域孕育成形的。从而表明,正是海上贸易带来了市场的巨大繁荣,加快了人类发展的脚步,从多元文化一步步走向文明融合,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明。
第三集:《海不扬波》
本集通过几个“一”的故事,即珠江水域上的一座庙、一个造船旧址、一套管理机构、一套服务体系的讲述,梳理珠江与世界的海上贸易交往史,呈现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相融相合、美美与共的历史画卷和未来图景,深入解读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与流脉。
第四集:《西来初地》
本集以人文视角,表现在珠江水域,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古今文化的双向奔赴,孕育了多元一体的文明,兼收并蓄、吞吐古今的气度;揭示今天全球化背景下,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开花结果的内在机理;展现珠三角作为世界文化深层互动的先锋区域,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的强劲能量。
第五集:《东方码头》
本集从珠江流域重点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视角出发,以 2000年商都广州为切入点,从一条中轴线到多条中轴线看时代变迁。过去的一座码头如今已成为一个码头群,一座城市已成为一个城市群,历史的每一个脚印都走过珠江、走向海洋,更多的是留给了这片多情的土地。
第六集:《广交天下》
本集以“广交会”视角,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逻辑,重点讲述从轻工、家电、电子到重工业制造具有代表性的故事,集中展现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推动中国工业化大踏步前进,展现大潮起珠江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第七集:《江边啖食》
本集从“集天下美味于一府”的广府美食切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反映珠江两岸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讲述粤港澳大湾区为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不断拓展大湾区服务的高度、广度、深度和温度,以满足人们追求优质生活美好愿望的生动故事。
第八集:《桥通未来》
本集通过对横跨珠江两岸的“桥”的追述,从物理桥出发,引申出数据桥、文化桥、商贸桥,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创新引领的最新成果,突出粤港澳大湾区跨界融合、开放合作、人才驱动、金融赋能、绿色导向和数字引领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