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昨天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特别热闹,孙杨和张雨霏这些奥运冠军下水比赛,网上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
但真正撑起全场节奏的,是那三百个穿着“小海豚”制服的学生,
他们不是上台领奖的人,可谁要找厕所、谁需要轮椅、谁的票有问题,
全靠他们跑来跑去帮忙,没人说累,也没人出错,连观众都夸这些孩子真靠谱。
这些人都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经验丰富的老手,已经参与过六次大型赛事活动,
他们的培训不是简单应付,而是把每个环节都拆开练习,比如学习如何单手协助轮椅移动,
怎样观察他人是否出现中暑迹象,就连暴雨停电时该走哪条备用路线也提前画好了示意图,
这些工作不是普通志愿者能完成的,他们像工程师一样把服务做成了标准化流程。
![]()
他们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系统会自动提醒哪些观众需要特殊照顾,比如老人走专属通道、残疾人走无障碍路线,
但机器不会观察人的表情,有个志愿者看到一位坐轮椅的爷爷反复看向斜坡,虽然系统标记为行动不便,
这位志愿者还是主动帮忙调整了座位,他说系统给出的是标签,
人却能看到眼神,这种搭配很有意思,机器负责提高效率,人负责传递温暖。
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观众只记得“小海豚”,衣服一样,动作整齐,开口总说“我们”,有学生提到,自己的名字没人记住,
可听见有人说“小海豚真棒”的时候,心里就觉得踏实,这不是被忽略,而是找到一种归属感,
你不用靠个人出名,你靠着集体被认可,这种感觉,其实比上热搜还要真实。
![]()
这件事能够成功,并不是碰巧发生的,深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有十年时间,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计入学分,企业方面也愿意提供支持,
现在全市注册志愿者数量达到三百七十万人,其中大学生群体就占了四成多,这不是靠着热情喊口号就能实现的,
而是这座城市已经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龙岗区这次的统筹安排,实际上是整个城市制度体系在背后支撑,
虽然看不到他们在镜头前露面,但他们早已在这个系统中深深扎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