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游乐场,目睹了一场家庭教育“现场秀”。
一位妈妈对着五六岁的男孩说:“该回家做作业了。”男孩正玩在兴头上,充耳不闻。
妈妈提高音量:“我说回家!听见没有?”没想到孩子吼了回来:“我不回!你天天就知道作业作业!”
母子俩僵持不下,最终以妈妈强行拽着哭闹的孩子离去收场。
这时,旁边另一位父亲看了看手表,轻声对女儿说:“我们再玩十分钟就回家好吗?你昨晚不是说想早点做完作业看新买的书吗?”
女孩点点头,到点时果然主动跟着爸爸走了。
![]()
同个小区,相似年龄的孩子,为何对家庭教育的反应如此不同?
1
事实上,孩子是否愿意“听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如何说,以及说的时候亲子关系如何。
李明是朋友圈里的“成功父亲”,儿子小杰考上了名校,且父子关系极好。
一次聚会,我们聊到家庭教育,李明分享了一个故事。
小杰初二时迷上网游,成绩直线下滑。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会选择没收电脑、禁止游戏。但李明没有这样做。
一天晚饭后,他对小杰说:“听说你玩的游戏需要很高的策略和操作,能教教我吗?”儿子惊讶又怀疑,但还是答应了。
![]()
玩了几天后,李明在一次“战斗”间隙说:“我发现这游戏确实吸引人,不过好像很花时间。你现在初二,功课紧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享受游戏,又不耽误学习?”
小杰沉默一会说:“我也觉得玩得太多了。以后我周一到周五每天最多玩半小时,周末可以多玩一会,可以吗?”
李明点点头:“你长大了,能为自己负责。我相信你的安排。”
令人惊讶的是,小杰之后真的严格控制游戏时间,成绩也逐渐回升。
李明总结说:“孩子不愿意听,往往是因为我们总在‘说教’,而不是‘对话’。当你真正尊重他,把他当作平等的个体,他才会愿意听你说话。”
2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的表姐和她女儿小雅。
表姐为小雅规划了“完美人生”——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请名师辅导钢琴、参加各种竞赛。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都是为你好,你听我的准没错。”
然而小雅上初中后,开始全面反抗——罢练钢琴、故意考砸,甚至离家出走过。表姐痛苦不堪:“我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她一点都不理解?”
一次家庭聚会上,小雅私下对我说:“阿姨,我觉得自己像个木偶,妈妈操控着每根线。她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
这两个例子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的父亲把选择权还给了孩子,后者的母亲却一直紧握控制权。
心理学家阿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中指出,当孩子感到被控制时,他们只有两种选择——反抗或顺从。而顺从的孩子,往往付出了丧失自主性的代价。
我见过最极端顺从的例子是邻居家的女儿小雨。
她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成绩优异、从不惹事。她按照父母的意愿考上医科大学,却在实习期崩溃了——她根本不喜欢当医生。
她哭诉:“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自己做过决定。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这样的“听话”,何尝不是一种悲剧?
3
那么,如何让孩子既愿意听取指导,又能保持自主性呢?
第一,多用商量的语气,少用命令的口吻。
“你能把玩具收一下吗?”比“马上把玩具收起来!”更易被接受。“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看电视的规则好吗?”比“不许再看电视了!”更有效。
第二,解释为什么,而不只是说什么。
孩子不想喝中药时,不要说“必须喝”,而是解释:“这个药虽然苦,但能治好你的咳嗽,让你明天能去公园玩。”理解背后的原因,孩子更容易配合。
第三,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你是想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周末我们是去动物园还是科技馆?”有限的选择权,既能保证大局可控,又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
第四,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我的朋友林老师分享过她的经历。有段时间儿子成绩下降,她没有急于批评,而是在一次散步中轻声问:“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儿子突然哭起来,说感觉数学太难,跟不上了。林老师拥抱了他,然后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后来她请了家教,儿子因为被理解而努力学习,成绩很快跟上。
第五,以身作则。
如果你要求孩子不看手机,自己却机不离手;要求孩子诚实,自己却谎话连篇,那么无论你说得多么动听,孩子都不会真心接受。
![]()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养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培养一个能独立思考和做出正确决定的成年人。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自主的渴望。一两岁的孩子就已经频繁地说“不”;青少年对自主的追求更加强烈。这是成长的必然,而非对父母的背叛。
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时,或许应该先问问自己:我们的话值得听吗?我们是在帮助他们成长,还是在证明自己的权威?
其实,家庭教育中根本就没有“听话照做”的金科玉律,有的只是亲子之间日复一日的尊重、理解和共同成长。
也许,当我们不再追求孩子是否“听话”,而是关注亲子关系是否健康时,那个讲道理、肯合作的孩子,自然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