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1月1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相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会上介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八成学生科学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比例、教师探究教学水平等指标稳步提升。
田祖荫表示,今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科技教育的认可。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系统化体系化还不足,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科技教育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亟待通过深化改革破解这些难题。
![]()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粟裕摄影
科技素养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纵向贯通的过程,《意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力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小学低年级重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境,点燃和呵护好奇心;小学中高年级引导学生通过“做中学”深化概念理解,建立跨学科联系;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意见》提出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实践探究为主要方式,重塑课程教学生态。在课程建设上,要求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有效应用地方课程、系统设计校本课程,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在教学方式上,加强分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采用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我们经常在基层调研的时候会问孩子一个问题,说你们最喜欢什么课?他们一般以前都会回答说体育课,将来我们希望科技课成为他们最喜欢的课。”田祖荫说。
他指出,推进试点,完善机制。将科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破解课程资源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通过复制推广带动区域科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打造示范,引领变革。通过精品开发、广泛征集等方式,建设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性“教学千例”,汇聚覆盖不同学段年级、重点领域、内容深度、研究方法的优质教学资源库,推动各地各校深入理解、充分借鉴、广泛应用科技教育新方法新样态,引导更多教师变革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探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