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故事:《
大家好, 我是微笑哥。
大家好,我是微笑哥。
这两天,山姆把自己送上热搜。起因很简单:App一次“看起来更高级”的改版,结果把老会员气到想退卡。
![]()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宣布,前阿里巴巴高管刘X加入沃尔玛中国并担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
不少网友在小红书发文吐槽,自从前阿里高管接手山姆业务后,山姆变得越来越像盒马了:APP高饱和精修图、商品详情页放做好的菜、支付宝碰一下付款…..
改版之后,原本简洁的白底“实拍图”,被统一换成了高饱和、氛围感拉满的“精修图/AI图”;生鲜页面甚至直接用“做好的熟食图”替代原始状态图。
更离谱的是,配料表、产地、供应商等关键细节被打码或变得难找;同一商品“图说进口、文案写国产”的冲突也被会员抓包。
![]()
结果就是——评论区一星刷屏、退卡教程飞起。
舆论发酵到当晚,山姆连夜回应:这波改动从8月底就在测试,会“持续改进,真实呈现商品形态”。
随后,多款商品首图又悄悄改回了实拍图。危机处理的动作有,但火并没完全灭
大家到底讨厌“阿里味儿”的什么?
不是讨厌人,是讨厌“平台KPI思维”压到“会员制零售”的头上。简单说四点:
1、把简单变复杂
会员制零售的价值,是“把复杂留给商家,把简单给用户”:图片真实、信息透明、少套路、快决策。
平台化思维上来,立刻想“凑单—满减—闭环—留资—再营销”,用户从“逛仓储超市”变成“刷运营会场”。
2、过度包装,牺牲真实
精修图/AI图在电商是常态,能提升转化;但在“我线下也逛的山姆”,它叫破坏信任。会员要的不是“更好看”,而是“更接近我到手的样子”。
3、信息不透明=信任扣分
配料表、产地、供应商被打码或埋深,是会员最反感的点。你可以美化体验,但不能模糊事实。只要“所见即所得”被动摇,会员费的价值就被质疑。
4、增长KPI”碾过“人群心智”
山姆的用户画像很清晰——愿意为确定性、品质和省心付费的中产家庭。当你用“平台增长术”改它的骨相,老会员第一反应不是学新玩法,而是“这不是我熟悉的山姆了”。
面对刷屏差评,山姆没敢拖。11月3日晚10点,官方深夜发声明:承认改版从8月底就开始测试,已根据反馈优化,并连夜回档老版实拍图!
还承诺“会员第一,持续改进”。
这次山姆的“差评轰炸”事件,给了所有正在搞互联网、搞运营、搞产品的公司和高管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消费者,可能是需要是简单、靠谱即可,而不是华丽花哨的运营、营销。
大家越来越不喜欢那种“心累”的购物体验,最担心的还是山姆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像淘宝,最终毁掉我们付费购买的那份“简单和信任”!
未来在山姆消费的,绝不只中产。吃的、用的,关乎健康和体面生活;环境越嘈杂,确定性就越值钱。花张会员费,给父母买 20 块 2L 的欧标牛奶,给孩子买有保障的奶粉——这就是刚需。
山姆不是卖服装美妆的淘宝,也不是数码家电的京东,它承载的是老百姓的日常基本盘。只要守住“真实、透明、少套路”的老路,把店开到三四线,哪怕客单价不高,怕食品安全的人也会为确定性续费。
真正的升级,不是找更懂电商套路的高管,而是把“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确定性给用户”做到极致。
方向对了,增长自然来;方向错了,再多 KPI 也是南辕北辙。
想象一下:你在国内花 10 块拿货,在海外能卖 X 美金,这就是跨境电商,不是噱头,是趋势。
出海有35倍理论,国外用户付费率比国内多5倍,汇率有7倍的差距,5*7=35倍红利。
我们做了6个店,每月营收都在高速增长;合作伙伴一个员工负责十几个店单人单月营收十几万,关键利润率在30-50%+。
出海跨境,做了,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我最近在做这个项目,如果你想了解怎么入局、怎么找货、怎么赚美刀,加我注里微信,通过后回复关键字【跨境】,给你发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