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卢日内被盯上,德国追逃抓人,欧洲悄悄改风向
这件事说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德国方面调查发现北溪管道爆炸是乌克兰特种部队人员做的,他们没用到高级情报手段,只是调取路边监控拍到的人脸,用商业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比对,再查看这些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就确认了几名潜水员的身份,这些人里有四名专业潜水员和三名乌克兰特种兵,现在都已经被通缉。
更让人吃惊的是,德国方面指出这件事由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内亲自指挥,他们手中握有通讯记录和任务指令这类实际证据,并非凭空猜测,这次行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减少俄罗斯的收入,同时切断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能源联系,如果这个说法得到证实,那就不是民间层面的行为,而是国家层面发起的打击行动。
![]()
那人跑得很快,任务结束后直接上了乌克兰使馆的车,从波兰一路回到基辅,这种操作说明背后有人支持,但指挥官谢尔盖·库兹涅佐夫没躲过去,在意大利被抓住,意大利法院计划在2025年底决定是否将他引渡给德国,德国那边已经安排好专机,就等着消息了。
这次破案的关键,其实是民用技术起的作用,摄像头拍下的照片,人脸识别软件的分析结果,社交平台上的用户数据,车牌信息的追踪记录,这些线索全部串联起来,竟然把一起跨国案件给理顺了,现在做调查工作,不光依靠专业特工的技术手段,就连普通人发的朋友圈动态,手机打的网约车记录,平时刷的信用卡消费,都可能变成重要证据,这种破案思路挺新颖的,同时也相当贴近现实情况。
扎卢日内现在是乌克兰驻英国大使,以前担任军队最高指挥官,他一边做着外交官的工作,一边又被指控策划爆炸事件,这个身份让人觉得有点尴尬,欧美那边很多人还把他当作英雄看待,但如果德国真的拿出证据来,大家的看法估计会改变,有些国家可能会开始考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向他提供武器支持。
距离意大利法院作出裁决还有一个月时间,如果库兹涅佐夫被引渡到德国,德国方面很可能会公布更多行动细节,包括下达命令的人和具体沟通过程,这件事如果引起广泛关注,北约内部也需要重新考虑这类秘密行动的决策机制,目前虽然没有国家公开承认参与,但德国已经在推进相关程序,行动步骤相当明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