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小孩能偷走6000元的零食?
近日,苏州一家零食店,发生了一件离谱事。
不调监控、没有证据,只因两颗泡泡糖,店员竟一口咬定孩子是“惯偷”。
事件曝光后全网震怒,品牌方紧急灭火,店老板慌忙“辟谣”,真相究竟如何?
![]()
事情发生在11月7日,苏州一家“好想来”零食店里。
一个3岁小男孩和邻居家小孩,趁大人不注意,跑进店里,拿了两颗泡泡糖。
小男孩的妈妈当时在路边办事,发现儿子手里多了两颗糖,赶忙问他哪来的。
![]()
而当她得知这是儿子从人家店里拿的,还没付钱后,二话不说就把儿子带了过去。
不仅让儿子把泡泡糖还了回去,自己也诚恳地表示愿意赔偿。
按理说,两颗泡泡糖能值几个钱?可店员却说要赔60!
![]()
她们称,赔偿的标准是按照上一位顾客的订单金额来定的。
上一个人买零食花了60元,所以小男孩就要赔付60元。
![]()
这种赔偿条例简直闻所未闻,但为了教育孩子,妈妈同意了这种赔付手段。
她掏出手机,当场就转了60元给店家。本以为赔了钱,这事儿就过去了。
谁知道,店员收完钱后,画风突变。
![]()
她说店里最近丢了6000块钱的零食,而这个3岁小孩天天来拿,还分给了别的小朋友。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
按照零食店的均价算,6000元的零食,少说也得有上千包。
一个3岁的小不点,别说偷了,就是让他搬,他能搬得动吗?
![]()
更何况,如果真有个孩子天天来偷东西,店员会到现在才发现?
面对质疑,孩子爸爸当时就急了。
他直接对店员说:“你说我儿子偷了上千块的东西,拿证据,把监控调出来!”
![]()
孩子爸爸态度坚决,如果真是他儿子拿的,他愿意10倍、100倍赔偿。
可奇怪的是,对于调监控的要求,店员支支吾吾,就是不肯应。
还振振有词地说家长在“抠字眼”、“故意找茬”。
![]()
![]()
双方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店员甚至说出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种话。
这种论断,哪个家长听了能不炸毛?于是,孩子爸爸直接就报警了。
民警很快就来到现场调解,而整个过程也被路人拍了下来,上传到了网上。
![]()
两方吵架的视频一经发出,立马引爆了舆论。
有网友指出,孩子拿泡泡糖的行为确实不对,但店家的指控属实荒唐。
![]()
一个3岁孩子,怎么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6000元的零食?
而且,店里长期丢东西,店家不应该先反思自己的管理有问题吗?
![]()
是不是盘点出了差错,或者监控有死角。
这些问题你不去想,反而逮住一个3岁的孩子往死里薅,这不是欺负人吗?
不仅如此,店家一开始要求赔偿60元也非常不合理。
![]()
为什么要按照上一位顾客的结算金额进行赔偿,两颗泡泡糖赔60,这也太贵了。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大,11月10日,涉事门店的老板坐不住了,接受了媒体采访。
![]()
![]()
可老板一上来,就否认了“6000元零食”的说法。
他称他们从来没说过孩子偷了6000元,这都是网上的谣言。
![]()
此外,他还补充说,当时家长付完60元后,又对赔偿金额提出了质疑,所以才报的警。
经过民警协调,店里最后退还了50元,实际只收了10元。
![]()
但即使退了钱,双方的矛盾也没有化解,事情发次日,双方又在店里发生了冲突。
员工说了“小孩从小不教育,长大后要坐牢”这种话,家长认为员工“辱骂”。
对于老板的这番“辟谣”,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
大家认为“上千元零食”这件事,视频拍得清清楚楚,现在说谣言,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退还50元,恰恰证明了店家一开始要60元就是不合理的。
另外还有人问,店家为什么始终不敢调监控?是不是心虚了?
![]()
面对汹涌的舆论,“好想来”零食品牌总部终于在11月10日发声了。
他们表示已经高度重视这起事件,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进行核查。
承诺会通过官方渠道,及时通报调查进展。
![]()
目前,品牌的舆情部门已经介入,正在前往派出所取证。
可这时候,又有网友扒出了更多的料。原来,这家店只是“好想来”的加盟店,不是直营店。
而且,这个品牌今年4月份就曾经出过事。
![]()
当时是广东的一家好想来,一名学生买了瓶1.5升的矿泉水后,向店员索要塑料袋。
可店员却以矿泉水自带提手、售卖矿泉水毛利低为由拒绝了学生。
对此,学生很不理解,明明门店规则上说了,消费后店家会免费提供一个塑料袋。
![]()
没想到,他这话刚出口店员就炸毛了,直接对着学生破口大骂,说他读死书、装X。
这件事被现场其他学生发到网上后,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好想来官方当即发了道歉声明,还承诺要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
可这才过了半年,又出事了。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品牌对加盟店的管理到底有多松散?
是不是只要交了加盟费,就可以随便开店,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
![]()
如果总部任由事态这么发展,那些原本想去买零食的顾客,或许以后都不敢去了吧。
毕竟,谁知道下次会不会轮到自己被诬陷?
再回到3岁孩子这件事上,有教育专家指出,3岁的孩子还处于懵懂期。
![]()
他们对“所有权”的概念还很模糊,所以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拿。
而家长发现后及时纠正,带孩子道歉,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可店家的做法,却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也暴露出了一些商家的经营心态。
生意不好,东西丢了,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把账算到顾客头上。
这种心态,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3岁孩子的无心之失,在家长主动道歉赔偿后,本该成为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但店家的过激反应和无端指控,不仅伤害了孩子和家长,更暴露了部分商家的短视。真正的经营之道,在于以诚待客、以理服人。只有尊重顾客、规范经营,生意才能长久发展。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