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一位日本朋友聊天,他透露了一个令人诧异的消息!
事情还要从今年6月说起,那之前,受福岛核污水排海影响,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对依赖中国市场的日本渔业而言不啻于一记重锤。
要知道,中国一直是日本水产品最大的海外市场,巅峰时期日本每卖出10斤水产,就有4斤最终摆上中国人的餐桌。
禁令一下,日本水产行业瞬间陷入“断链”危机,从北海道到九州,无数渔船靠岸后找不到买家,加工厂的生产线被迫停工,冷库里的扇贝、海参、鱿鱼堆成了山。
最直观的是价格暴跌。以前北海道产的优质冷冻扇贝,在中国市场能卖到每公斤80元人民币,禁令后转销东南亚或其他地区,对方最多只肯出30元。
更麻烦的是,日本国内消费能力根本消化不了原本出口的量。有家在宫城县的水产加工厂负责人跟一些负责人抱怨:“以前每月能给中国发3个集装箱的盐渍海参,现在只能勉强凑半个集装箱卖给韩国,剩下的全砸在手里。仓库租金一个月要10万日元,再这样下去只能关门。”
更有甚者,一些小型渔业合作社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不得不以成本价抛售,结果引发连锁反应,整个日本水产市场的价格体系都被打乱,不少老渔民辛苦大半年的收成,最后只能“贱卖换现金”。
转内销的路也走不通。日本人口有限,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本就不高,加上近年来经济低迷,普通家庭买水产的预算一缩再缩。
福岛附近一家传统鱼市的摊主说:“以前中国订单多的时候,我们根本不愁卖,现在本地人来买,挑三拣四还拼命砍价。有次我把扇贝价格从每公斤1500日元降到800日元,也就卖出去两盒。”更严峻的是,大量未售出的水产积压,导致新鲜度下降,最后只能当作饲料或废弃处理,进一步加剧了渔民的损失。
这种“断供”对日本水产行业的打击是全方位的。从捕捞端到加工端,再到销售端,整条产业链都像被掐住了脖子。
日本水产厅的数据显示,禁令实施后,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暴跌99.3%,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日元。而那些依赖出口生存的中小企业,很多已经濒临破产。
朋友提到,他认识的一位做了30年海参生意的老商户,上个月不得不把祖传的加工厂改成了海鲜居酒屋,“他说再不改行,全家都要睡大街了”。
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随着中方逐步优化调整进口措施,日本水产品终于有机会重返中国市场。消息传来,日本渔业相关方几乎是“倾巢出动”。
从政府官员到行业协会,再到企业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恢复出口的迫切。11月5日,首批6吨北海道产冷冻扇贝启程发往中国;11月10日,数百公斤盐渍海参也紧随其后装船。
朋友说,发船那天,北海道钏路港的码头上挤满了人,渔民们拉着“感谢中国市场”的横幅,加工厂老板则拿着检测报告反复确认:“这次一定要符合中国的检疫标准,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这批货物的背后,是日本水产行业对中国市场的强烈渴望。要知道,中国不仅是日本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更是其水产品“保值增值”的关键。
以扇贝为例,同等品质的扇贝,在中国市场能卖出比欧洲、东南亚高20%-30%的价格,而且中国消费者对新鲜度和品质的要求,倒逼日本企业不断提升加工技术,形成良性循环。现在恢复出口,对这些企业来说,不仅是“活下去”的希望,更是“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更深层的依赖,藏在数据里。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显示,中国占日本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长期稳定在42%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日元的水产出口收入里,就有42日元来自中国。失去中国市场,日本水产行业失去的不仅是一时的订单,更是稳定的增长引擎。
这些年,日本一直在推动水产品多元化出口,但无论是转向韩国、东南亚,还是开拓欧美市场,都难以弥补中国市场的缺口。朋友说:“之前有企业试着把扇贝加工成即食产品出口美国,但美国人更爱吃甜口的,口味不对路;卖给中东,人家又嫌价格太高。绕了一圈才发现,还是中国市场最‘懂’日本水产。”
更现实的压力来自日本国内产业生态。日本水产行业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拉动。从种苗培育、饲料生产到冷链物流,整个产业链都围绕出口设计。
禁令期间,上游的种苗企业因为订单减少不得不缩减规模,中游的加工设备厂也面临产能闲置,下游的物流企业则失去了最主要的运输需求。
现在恢复进口,相当于给这条产业链重新注入了“血液”,种苗企业开始扩产,设备厂接到新订单,冷链物流的车厢又装满了货柜。用日本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负责人的话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