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温州瑞安的一家汽修厂老板,真是被吓得够呛。
他说自己只是装修厂房的时候,把三个空机油桶临时放在门口,结果没想到,被执法队发现,当场说这是“危险废物露天堆放”,要罚款!
![]()
老板姓彭,回忆当天的情况时还有点懵:
“我那天厂里在做地坪漆,没地方放,就先把那几个空桶挪到门口,想着干完就搬回去。”
可没想到,执法人员来了后,认定这是违规。
彭老板赶紧解释,说桶都是密封好的,里面一点油都没有,甚至还强调“封口要用专门工具才能打开”,不可能有污染。
他也立刻认错,说:“我马上搬进去,十分钟就能弄完。”
![]()
但执法人员根本不同意。
“他们直接说这就是危险废物,算违法。”
彭老板说自己不敢签认罚书,对方竟回了一句:“不签就是十万,签了五万。”
他整个人都傻了。
“我都承认错误了,也没造成污染,马上整改还不行?这处罚也太狠了吧。”
彭老板的汽修厂其实规模不大,利润更是微薄。
他说:“现在汽修生意差,一个月赚个几千块都难,还要发员工工资,这5万真是天价了。”
他希望相关部门能“依法也得讲理”,不要“一刀切”。
![]()
后来,记者陪他一起去了瑞安市生态环保执法队。
工作人员解释说: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沾过机油的桶算危险废物,不管是不是空的,只要有一点残留油渣,就必须按危废管理,露天堆放就是违规。
彭老板一听就更无奈了:“桶里就一点残渣也算?”
工作人员说:“是的,只要有一点就算。”
![]()
执法队表示,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堆放危险废物的罚款下限就是10万元,也就是说,法律上最轻也是10万起步。
不过温州当地的“柔性执法”细则里有说明,如果企业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可以减半处罚,也就是5万。
所以才会出现“签字5万、不签10万”的说法。
![]()
但彭老板觉得,自己不是恶意违规,也立即整改了,是不是可以先教育警告,而不是立刻处罚?
执法人员则态度坚决:
“危险废物的事不能商量,只要露天放,就得罚。”
记者又联系上了执法队的郑队长,对方说案件还在调查中,罚款金额暂时没定下来。
“我们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调查,会根据实际整改情况再决定。”
![]()
有专家也站出来说话了。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教授刘义认为,这种做法太机械:
“法律确实要执行,但也要考虑情节轻重。像这种临时摆放、没造成污染的,按行政处罚法,其实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罚。”
刘教授还说,这类事情如果能依法又讲情理,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让人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毕竟,有时候“讲理”比“讲严”更能服人心。
是否罚得太重、执法是否过于死板,这件事还没定论。
但不少网友都替这位老板鸣不平:
“要是真没污染,就该先教育后处罚。”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希望多一点人情味。”
是否要罚、罚多少,也许最终会有个结果。
但对很多小企业来说,这样的经历,真的够心累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