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11月11日报道,星际彗星3I/ATLAS在上个月最接近太阳后,正以惊人的速度损失质量,这促使哈佛科学家阿维·勒布推测,该天体可能已碎裂成十几块。“可以把它想象成烟花,是阳光加热导致的结果,”这位天体物理学家在周一晚间的电话采访中告诉媒体,“这个天体爆炸成了多块。”
![]()
这种剧烈的质量损失似乎指向了该天体的彗星成分,但勒布仍不愿排除外星起源的可能性。这位天体物理学家在网站的新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其理论,他基于英国天文学家迈克尔·布赫纳和弗兰克·尼布林拍摄的新图像,解释了彗星碎裂的原因。这些图像显示,ATLAS长出了巨大的“反尾”和一条独立的、“冒烟”的轨迹。
勒布在博客文章中指出,这些巨大的喷流分别向太阳方向延伸了100万公里,向相反方向延伸了300万公里,表明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了巨大的质量损失。“对于一颗自然彗星来说,在3I/ATLAS与太阳的距离处,喷流的流出速度预计为每秒0.4公里”他补充道,“以这样的速度,喷流必须持续1到3个月的时间。”
勒布计算得出,这位宇宙访客需要从太阳吸收大量的能量,才能升华(固体物体从固态变为气态)大量的二氧化碳冰和水冰,从而失去如此巨大的质量。根据ATLAS在近日点时与太阳的距离,勒布计算出其吸收面积约为16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直径23公里的球体。
![]()
“这比我们根据7月21日哈勃望远镜的数据所预期的天体大小要大得多,”勒布告诉媒体,“这意味着,如果它是一颗自然彗星,那么它必须碎裂成很多碎片,至少几十块,才能增加表面积到所需的数值。”他补充说:“这是解释喷流所携带的大量质量所必需的。”
这并不是指向该天体彗星身份的唯一潜在证据。据报道,10月24日,南非的梅尔卡特射电望远镜首次接收到了来自3I/ATLAS的无线电信号。据报道,该望远镜在9月的两次尝试中均未检测到任何信号,但这次却检测到了“由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无线电吸收线”,这些自由基是水分子被阳光分解时产生的。
这表明ATLAS是一颗在飞越太阳时失去水分的彗星,而不是一颗潜在的“敌对”外星探测器,勒布此前曾提出过这种可能性。尽管如此,这些发现并未浇灭勒布关于ATLAS可能具有外星起源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即将进行的观测显示这位星际访客在绕日飞行期间保持相对完整,那么这可能指向外星起源,因为一颗普通彗星早已解体。勒布提出的另一种解释是,这些喷流是某种引擎。
“技术推进器所需的质量损失要小得多,才能产生在3I/ATLAS周围观察到的喷流,”他在最近的博客中写道,“化学火箭的排气速度为每秒3到5公里,是自然彗星表面被阳光升华的挥发性气体最大喷射速度的十倍。”他告诉媒体:“外星技术可以使用比我们目前更先进的推进器。”
![]()
据这位科学家称,这些外星火箭助推器将具有更高的排气速度,这将大大减少所需的质量损失,而燃料将只占航天器总质量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都不会爆炸,”他说,“它将保持完整。”这位科学家表示,要真正确定ATLAS是自然的还是“技术的”,他们必须分析ATLAS下个月最接近地球时双喷流的图像。
![]()
“2025年12月19日,3I/ATLAS将最接近地球,届时地面望远镜以及哈勃和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对其完整性进行诊断,”勒布在文章中写道。巧合的是,在此之前,西班牙一座天文台11月5日拍摄的照片显示,没有发现预期中该天体在受到太阳引力作用时应出现的碎片尾迹。这排除了上周其表现出的令人惊讶的“非引力加速”的传统解释,从而进一步支持了勒布关于ATLAS可能是人造的理论。
(原文标题:Is 3I/ATLAS a spaceship? Comet’s solar turn reveals more hints of alien origins: Harvard exper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