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个月大的婴儿被活活踩死,残忍作恶的是两个小学生,一个12岁,一个只有9岁。
这种连编剧都不敢写的剧情,却在现实中血淋淋地上演了。
更荒谬的是,就因为这两个作案女孩不到12岁,所以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居然又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以上就是这几天震惊全国的广西百色未成年人杀害男婴案。
其实这起案子是去年年初发生的,但因为男婴爸爸感觉迟迟得不到公正的结果,这才把悲惨遭遇发在了网上。
情况是这样的,出事的男婴24年1月1日出生于广西百色某县一个村子。
因为孩子从小机灵可爱,是全家人的心头宝。
![]()
平时,孩子爸爸在外工作,妈妈就负责在家看孩子。
2024年7月24日下午5点,邻居家的两个小女孩来家串门——因为这俩孩子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一放暑假就处于放羊状态,所以经常到他家玩。
![]()
到家后,俩女孩表示想抱抱小弟弟,孩子的妈妈也没多想,就把婴儿交给了她们。
接着,她们就把婴儿从卧室抱到了房子门口水泥地上,然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开始了!
她们先是把婴儿打哭(扇巴掌,掐大腿),接着又抱起来哄,随后再次打哭,如此反复。
可能是觉得这样还不过瘾,又想到头顶还有监控不利于“发挥”,两个小畜生把婴儿抱到一个监控盲区,开始了更恶劣的抱摔和踩踏!
![]()
监控虽然没有拍到画面,但记录下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对话。
“开始咯”
“怎么每次都是我做咯”
“我也做过啊”
“你踩啊,我都踩了那么多次”
“轮你了”
就这样,两个人连摔带踩,折磨了婴儿十几分钟!
![]()
在整个施暴过程,虽然婴儿一直大哭,但因为婴儿妈妈有重度耳聋,所以并没有察觉到异常。
在5点17左右,两个女孩可能是意识到婴儿脸色不对,自知闯下大祸,赶紧把婴儿还回房间,随后转身逃之夭夭!
等女孩们一走,妈妈才发现不对劲——
怀里的婴儿明显喘不上气,脸色青紫,于是她赶紧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
大约一小时后后,婴儿被送到县医院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还是没能救回来。
根据公安部门司法鉴定显示:
婴儿右心房破裂、出血;脑出血,伴漏出性出血;胸腺、肺、肾上腺、肝、脾均有出血或淤血;符合胸部受钝性外力作用造成心脏破裂导致心脏压塞死亡。
![]()
这时婴儿爸妈才想起来回看监控,想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于是就看到了前文触目惊心的一幕!
气到浑身颤抖的婴儿爸爸果断报了警,警方也第一时间把女孩带走,进行了询问。
但是问题来了:根据我国《刑法》,未满十二周岁不予刑事处罚。
这两个小女孩,一个12岁,一个才9岁,都够不上刑事处罚的年龄。
于是最终,县公安局只出具了《不予立案通知书》。
![]()
也就是说,两个犯下人命案子的女孩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而当地一些知情网友透露,俩孩子已回学校上学去了!
![]()
既然刑事责任不能追究,婴儿爸爸也尝试过打民事官司。
但这个民事官司也给他气得吐血!
两个女孩家属请的辩护人,辩护角度十分清奇。
女孩1的辩护人说:
婴儿的妈妈应该承担事故百分之90的主要责任——因为是妈妈亲自把婴儿交到了两女孩手上,属于没起到看护责任。
再说,女孩2平时就有打小孩的不良习惯,婴儿妈妈应该知情。
那她为什么还能把自己的孩子放心交出去呢?中间婴儿哭喊,她为什么没有出门观望阻止?
![]()
这强盗逻辑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就好像杀人犯说“我是杀人了没错,但你怎么不阻止我杀人呢?所以责任都在你咯!”
而女孩2的辩护,则是一个纯纯甩锅。
女孩2方认为,这孩子还小啥都不懂,她是被教唆的一方,责任都在婴儿妈妈和女孩1,自己很无辜!
而且婴儿的死亡结果和女孩2的行为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主要在于女孩1的暴力踩踏和婴儿妈妈的错误急救。
所以她承担的责任应低于10%!
![]()
听到这两波强词夺理的辩护,差点把婴儿爸爸当场送走。
好在法院并没有采纳。
法院认为,在农村,邻里之间小朋友抱一下其他家的孩子是村民间友好往来互相信任的善良风俗。
婴儿的妈妈并没有委托两女孩照顾婴儿,但两女孩把婴儿抱出门外故意摔打、踩踏致死,行为超乎常人认知,难以预料!
![]()
再说婴儿妈妈双耳听力受限,就算听到哭声也难以想象是两人在施暴。
事后采取急救措施也是紧急状态下的母亲本能,没有证据证明急救措施和婴儿死亡有因果关系。
因此,对被告人的辩解“不予采信”!
最终,法院判决俩女孩的监护人共计赔偿90.5977万元,每家承担40余万。
但此时更让人气愤的部分来了。
俩女孩家在每家赔偿了五万后,就彻底成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一问就是“没钱”。
![]()
经过法院查证,他们名下也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所以目前执行程序已经终结!
直到这时,婴儿爸爸彻底撑不住了。。。
宝贝儿子没了,老婆因为这事儿确诊了重度抑郁,俩个小畜生屁事没有回学校上学去了,两个被告家庭一共就赔了十万块。
这就完了????
实在不能甘心的婴儿爸爸这才把案子发在了网上。
![]()
这起案子除了案情实在突破想象耸人听闻,大家关注的点还有一个,那就是“留守儿童犯罪问题”。
婴儿爸爸说,其实他和这两个家庭都很熟,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尤其是女孩2的爸爸还是他的同姓远房亲戚,在出事前邻里关系不错。
但两个女孩都是村里比较典型“没人管”式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家里老人也是放养式教育。
最让婴儿爸爸痛心的是,现在出了这种事,老婆得上了重度抑郁,身边离不了人,婴儿爸爸不敢放老婆独自在家,只能把老婆一起带着到广东打工。
他们夫妻还有一个4岁的老大,也只好送去奶奶家,导致现在老大被迫也成了留守儿童。。。
![]()
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应该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记得去年举国震惊的邯郸初中生杀人埋尸案,三个作案的小畜生就全都是留守儿童。
![]()
还有前几天写过的3个年轻人虐杀室友案(戳链接复习),从凶手到受害者也全部是留守儿童。
咱改开以来有上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留守儿童出现,这也衍生出大量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就说过一个数据: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中也显示:
2023年批捕、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量同比上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形势严峻。
之前看过一篇北大学者张丹丹做的报告,感触很深。
她在大量调研服刑人员后发现,很多犯人都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要么是单亲,爹不疼娘不爱,要么就是留守儿童——这种情况的比例比普通家庭要高出一倍多!
在观察这些留守儿童背景的服刑人员样本后,她也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情感更脆弱,更孤僻内向,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而这些都为极端行为埋下伏笔。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心理学中有个“依恋理论”,它告诉我们:童年期和父母建立的情感纽带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共情能力与道德基础的土壤。
留守儿童和爸妈长期分离,这种联结相当于被迫中断。
如果在最需要建立亲密依恋关系的0-7岁没有打好基础,一旦错过这个窗口就好像小树失去树根,这时候再精心灌溉呵护修枝剪叶——抱歉,已经晚了!
如此长大的孩子,更难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
就好像这起案子,两个女孩对婴儿施暴还以此为乐,正是共情能力严重缺乏的体现。
其次,留守儿童成长中没有父母的监督,相当于直接放开了不良影响的防线。
之前和一老读者聊天,她就说了自己过年回老家时观察到的现象:
农村老人带孩子常常主打一个冷漠粗粝,无非就是管饱饭吃,再扔给孩子一部手机任他们自生自灭。
![]()
而这种教育监督的缺失导致孩子的一些越轨行为和思想不能被及时干预,更容易被不良同伴吸引或影响。
案子里两个女孩互相怂恿“比赛”施暴,正是在不良同伴关系中相互激发的恶能量体现。
其实,也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会走向犯罪。
个体的“心理弹性”(应对逆境的能力)是关键保护因素。
但是长期亲情缺失、有效关注和引导不足都会持续损耗这种弹性,导致孩子用问题行为(如攻击)来宣泄情绪或者引起注意。
这些孩子在最需要引导的年纪,被扔在了情感的荒原上。
他们没学会爱,只学会了野蛮生长;没见过善,只见识了生存的冷酷。
最后,内心滋长出的恶,却要由更无辜更弱小的生命来承担。
![]()
而最绝望的循环是案件里受害者的哥哥——因为家庭破碎,现在也被迫成了留守儿童。
整个社会,正在为这种 “只生不教、只养不育”的模式集体还债。
案子中犯罪的留守儿童固然是十恶不赦的施害者——当9岁孩子能一脚踩向婴儿胸口时,以年龄为界限的法律在赤裸裸的恶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但从更深远的角度看,这些被时代抛弃的人又何尝不是可悲的受害者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