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海警方的通报,给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 “秦雯袭警捞人” 事件来了个急转弯,活像她编剧的剧集中常见的反转剧情 —— 只不过这次主角是她自己,剧本却糙得经不起推敲。
![]()
事情得从那段被扒出的录音说起。音频里秦雯和女伴许某某说得有鼻子有眼,说2019年在陕西南路骑车被拦后,她拍了民警后背 “袭警” 被抓,结果一个电话打出去,“朋友的小弟两句话就把人捞出来”,女伴还补刀 “其实早给所长打过招呼”。
旁边王家卫插了句 “你们这么张扬”,更让这段 “人脉炫耀” 显得煞有介事。
![]()
结果警方一查,真相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2019年3月29日那晚,确实是两人在人行道违法骑行被拦,许某某和民警争执,秦雯拍了民警后背 —— 但这行为情节轻微,根本够不上袭警。
到派出所后两人写了检讨,交通违法被处罚,拍人这事没罚,全程合法合规,半点儿 “特殊待遇” 没有。所谓 “捞人”?秦雯丈夫倒是找过个沪外媒体朋友咨询,人家直接婉拒了,后续啥关系也没找。
![]()
秦雯自己都承认,录音是2020年喝酒时 “为显示人脉” 开的玩笑,没想到被录了音。
合着大编剧这是把生活过成了剧本,还特意给自己加了“特权咖” 人设,可惜现实里的警方不吃 “人脉戏码” 这套,直接用通报把牛皮戳爆了。
![]()
回头再看创作谈
这边“捞人吹牛” 刚被打脸,那边就有博主翻出了《繁花》剧本研讨会的旧视频,秦雯那段关于上海话创作的发言,如今听来满是讽刺味儿,比剧中黄河路的九曲桥还绕。
视频里的秦雯侃侃而谈,说起王家卫因为祖籍上海,要求她用上海话写剧本时,那叫一个意气风发:“以前我都是用普通话写剧本,这次上海话写剧本突然感觉到才思如涌泉,就像水龙头打开了一样,关都关不上!”
当时这话还被当成创作佳话,配合《繁花》带火的沪语热潮,不少人夸她 “抓住了方言的魂”。
![]()
可现在结合警方通报再品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毕竟这位说自己“才思关不上” 的编剧,转头就在酒局上编起了 “人脉故事”,连违法经历都能包装成炫耀资本。有网友调侃:“怕不是写剧本的水龙头没关紧,把吹牛的水龙头也打开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秦雯当初还说上海话能让演员更鲜活,“胡歌讲沪语添了风流,马伊琍说沪语多了凌厉”,可录音里她和王家卫聊起演员却满是吐槽,说唐嫣 “很装”,讲陈道明记不住长台词。
一边在研讨会上夸方言赋予角色灵魂,一边在私下里贬低演员;一边说才思源于语言,一边靠编造人脉找存在感,这前后反差比沪语和普通话的台词差异还大。
![]()
牛皮吹破的代价
这场“吹牛翻车记” 可不是一笑而过的小事。秦雯担任编剧的新剧《爱情没有神话》已经传出撤档消息,曾经的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头衔也被网友翻出来热议 —— 毕竟一个自称关注女性成长的创作者,不仅在录音里附和闺蜜说 “妇女观众很low”,还把违法经历当谈资,实在难以让人共情。
其实警方通报里说得明明白白,秦雯拍民警的行为情节轻微,认错后没被处罚,本是很正常的执法裁量。可她偏要把合规处置编造成“人脉胜利”,说到底还是特权思维在作祟,觉得 “知名编剧” 就得有不一样的 “剧本待遇”。
![]()
如今再回看她那句“才思如涌泉”,倒像是个黑色幽默:要是把编牛皮的心思用在打磨剧本上,或许也不会落得 “太能装” 的评价。
毕竟观众能接受剧本里的戏剧冲突,却看不惯现实中创作者的虚张声势 —— 水龙头开着是能流水,但流多了虚的,难免会淹了自己的口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