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1月7日,江苏苏州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家3岁孩子在一零食店拿了两块泡泡糖未付款,孩子母亲发现后及时送回并道歉,还按上一位顾客购买其他物品的60元金额赔付。不料店家称最近丢了几千元的商品,都是他们小孩拿的,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11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该零食店官方热线,相关人员回应称正在处理此事。记者致电当地政府锦溪镇人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11月10日政府部门就已关注到媒体报道的此事件,并引起高度重视,10日起,多个部门就在开会处理此事。(据11月11日红星新闻报道)
![]()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事情看得像连续剧,但是依然没有什么确切的结果。据正在新闻报道,11月10日,涉事门店老板回应称,网络上说小男孩拿“上千元”零食是谣言,家长赔偿60元后,又在门店内质疑赔偿金额,报警后民警介入协调,门店退还50元。事发次日,双方又在门店内起冲突,有员工说“小孩从小不教育,长大后要坐牢”,家长称员工“辱骂”。
可见,双方的气一直没有理顺,导致事件变得越来越复杂。
回到事件争执的原点,3岁孩子误拿零食,这是有可能的。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并不知道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本身可能是无意的。其母亲发现后及时送回并道歉,也说明非家长指使。应该说,这就是一件小事,超市最妥当的做法就是要求家长付零食的钱,消除误会。
那么,该零食店为何要收60元,依据在哪里?同时,工作人员还称店内丢了几千元商品,都是孩子拿的,这就是诬人清白了,说话难道不讲证据吗?虽然老板对此否认,但为何不拿出证据来?如果真有证据表明是家长在闹事,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且,为何之后工作人员继续“火上浇油”,说出孩子“长大要坐牢”这样的话来?
工作人员到底有没有说这些话,涉事商家只要把视频放出来就一目了然。如果说怕被怀疑剪辑,也可以请相关部门来鉴定,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其实,在家长看来,这不是60元钱的事,而是关乎孩子清白,关乎家长的声誉,需要一个说法。超市丢东西当然值得同情,但是冤有头,债有主,话不能乱说。现在超市监控这么多,谁偷了东西,超市可以报警来查找责任人要求赔偿,为何怪罪到一位主动还款的母亲身上?
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还难以断定孰是孰非。网络维权中,不乏当事人片面夸大事实、隐瞒对自身不利信息的情况,这也导致不少事件出现后续反转。其实解决此事的关键就在于监控,只希望相关监控不会恰好“故障”,或是事发地刚好处于监控盲区。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