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
《苏州日报》关注园区
15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他们将帆船文化带到江南水乡
助力园区商旅文体融合创新
梦为帆,逐浪金鸡湖
![]()
全文如下
浪漫地标打卡、国际体育赛事、水上运动狂欢、美食品鉴盛宴、文化沉浸体验……2025苏州工业园区“金秋·三湖嘉年华”系列活动火热延续,园区商旅文体融合创新的全域生态带来更多精彩。
金鸡湖上帆船群,与湖畔的东方之门、国金中心等林立高楼相映成趣,不仅是三湖嘉年华的主角之一,更成为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对于15年前的苏州人而言,这幅画面还是一种陌生的浪漫。而将这片帆影从梦想带入现实的,正是城际内湖杯金鸡湖帆船赛的创始人——陈望君。
![]()
15年,从一条船增加到35条船,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借船办赛到吸引外国人士“打飞的”参赛,陈望君从一名帆船爱好者变成帆船文化的播种者。

一叶帆船驶入水乡江南
与帆船的结缘,纯属偶然
2006年冬
陈望君应朋友之邀到上海淀山湖
无意中接触到帆船
体验过程中,强力的阵风导致帆船快速侧倾,陈望君瞬间“湿身”。“水从我身上划过,真的很冷,朋友担心把我吓到。”但此时的陈望君,非但不害怕,反而感到了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
从此,帆船运动成了陈望君的“真爱”。三年后,他购买了自己的第一条帆船,停在太湖水星俱乐部;“还记得帆船下水的仪式上,我对亲朋好友们说,上半辈子做码农,下半辈子做船夫!”从此,他开启了“想航就航”的旅行。而当时整个俱乐部里,只有这条帆船来自苏州,其他都来自上海。
![]()
随着“同好”越来越多,大家决定组织一场比赛。由于陈望君所在公司具备IT、设计和活动策划的丰富经验,船东们希望这项赛事由他来组织实施。而他也不负众望,这场逐浪太湖的比赛十分惊艳,虽是自娱自乐,但“城际内湖杯”的影响力一炮打响。
![]()
作为一名苏州人
陈望君也开始思考
为什么不能把航海文化带到苏州
与水乡文化相结合?
这个念头
很快变成了执着的行动
他相信,苏州这座与水相依的城市,需要一种更开放、更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帆船也能承载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
2012年5月,苏州举办“中国旅游日”配套活动,园区要在金鸡湖水域进行花船表演。陈望君灵光闪现:金鸡湖上帆影点点,不正代表着园区国际化、时尚化的一面吗?他向主办方提出这个想法,获得一致认可。
![]()
那个初夏的夜晚,由7条帆船组成的方阵缓缓从金鸡湖面驶过,成为一道别样的时尚风景,引来大众的赞叹和媒体争相报道。陈望君抓住机会,从此城际内湖杯帆船赛“落户”金鸡湖。


湖面桅杆如林的背后
如果说,将帆船引入金鸡湖是陈望君一个浪漫的梦想,那么,让这片帆影十五年常新,并成为苏州城市景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则更是一场需要倾尽心力、财力与极致匠心的“长期航行”。
![]()
经营帆船俱乐部
的确是一门“烧钱”的生意
“器材成本非常高,一个小小的滑轮就要上千元,一套赛帆要三四万元,绳子每米将近百元,却只有两年寿命,到期必须换掉。”陈望君平静地介绍,听者却已经瞠目。陈望君抬手比划着,“你看,桅杆10米高,一根主帆索,一根前帆缭绳,基本都要30米起步,而每一条船上的配备大概有20根这样的专用绳索。”
“每两年,我们就要对每条船的船底进行特殊的防护处理,不然会被水生植物侵蚀。”他解释,船只定期要被吊起来,进行“两底三面”船底上漆保养。每条船每做一次这样的维护保养,成本就要近万元。
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贯穿于赛事的每一个环节。每年,俱乐部都要对所有器材进行整体检测,更换不符合要求的部件,以保证比赛的公平与安全。专业的裁判团队、庞大的设备费用、精细的赛事保障,每场赛事都需要极高的投入。
他正把俱乐部打造成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咖啡、酒吧、音乐、讲座……“帆船运动应该成为一种可亲近的生活方式。大家来俱乐部,品咖啡、喝酒、聊天,在这里找到‘水尚生活’的快乐。”俱乐部虽然采用的是会员制,但学习和消费门槛并不高,为的就是让更多苏州人接触并爱上帆船这项健康的运动。
![]()
![]()
![]()
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也吸引了大量在苏的外籍人士加入。陈望君不无感慨地说,那些老外会员不仅是爱好者,更是朋友和技术顾问,“他们会从国外帮我们带回俱乐部买不到的配件,甚至还有人亲自设计图纸,用公司里的精密加工设备,亲手帮我们加工出来一个个零件。”

如今
俱乐部不光吸引外籍人士加入
更有越来越多的
中国家庭、年轻人走进这里
感受驭浪而行的快乐
金鸡湖的帆影
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期待航行乐趣与众同享
“金鸡湖因帆船而变得精彩,有了参与帆船运动的爱好者而变得更精彩。”这句话道出的不仅是陈望君对帆船的热爱,更是对苏州的情怀。
等待十多年后,陈望君终于在去年把形似风帆的“金鸡驿06”租了下来。“很多人都说,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个建筑是为你造的。”虽是句玩笑,但阴差阳错的机缘也让他十分感慨。
![]()
城际内湖杯创立至今已15年
陈望君的视野早已超越了赛事本身
“就像写程序,你在写下代码的第一段时就要规划好项目要干什么。”陈望君用他特有的程序员思维诠释着自己的人生选择。他的前半生,与代码为伍。1982年,当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时,初中生的他已经独立完成了第一段代码。
正是这种系统性的逻辑思维
和长远规划的能力
让陈望君与帆船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并推动着他运营这项事业
“帆船运动和写代码、做运营是相通的。”他分析,“在比赛中,你要一直观察风的变化,判断下一段风会怎么变,你现在所处的位置、你的目标在哪里。既要利用风与水,还要符合规则,最终抵达目标,每一个瞬间都需要快速做出判断。”这种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迅速整合信息、做出最优决策的能力,正是他的核心支撑。
![]()
如今
帆船已从他中年时期培养的“爱好”
逐渐转变为“主业”
他对未来的发展路径也越发清晰
在他看来,城际内湖杯的赛事品牌有着明确的定位——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运动竞技场,而应该是一个快乐的“水上运动嘉年华”。“我希望它是一个纽带,把专业选手和大众爱好者结合在一起,让大家共同感受帆船运动的快乐。”陈望君说。
不仅如此,他还依托这项赛事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俱乐部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业态”,让帆船、咖啡、酒吧、音乐、聚会等元素互补共生,产生盈利的能力,从而反哺帆船运动的持续投入。
作为一名帆船运动发烧友、一项富有影响力的赛事创始人,陈望君还一直在拓展事业的边界,他说:“今年的城际内湖杯与园区三湖嘉年华联动升级了一系列配套活动,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度更高。今后我们还想走到海外去做一场城际内湖杯,让帆船赛也能成为苏州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来源:苏州日报
拟稿:余杨
审核:王子元
审签:方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