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泰山的十八盘台阶上,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哥正稳步向上。海拔1545米的玉皇顶就在眼前,最陡峭的168级台阶,他一气呵成。登顶那一刻,他迎着山风展开双臂,周围游客纷纷为他鼓掌。
![]()
谁也没想到,这位精神饱满的大哥,是一位经历过两次肺部手术的肺腺癌患者。
“出发前我老婆还担心,劝我量力而行。但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就想证明自己真的好了!”初大哥说着,脸上带着自豪。
2020年冬天,咳嗽不止查出问题
时间回到2020年初,江苏徐州的初大哥是一家企业的工程师,家里家外都靠他支撑。那年1月开始,他咳嗽不停,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可连续咳了一个月都不见好。
![]()
“2月份单位体检,报告上‘右肺占位’四个字让我心头一紧。”初大哥回忆,“当时满脑子都是家人——老人和孩子怎么办?”
2020年2月21日,他接受了右肺下叶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右下肺浸润性腺癌。
“医生说是早期,不用吃靶向药,定期复查就行。但我左肺还有个结节,实在放心不下。”为了这个结节,他特地去了北京友谊医院找专家看诊,“专家说看起来是良性的,我才稍微安心。”
2020年6月27日,他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切除了左上肺的结节。术后病理让人松了口气——是良性病变。
![]()
半年后结节复发,陷入两难
两次手术后,初大哥以为终于可以回归正常生活。没想到2020年12月22日的复查CT显示:右肺出现多发结节。
“医生建议先观察,但我真的不想再做第三次手术了。”接连的打击让他倍感无助,“肺经不起一次次开刀啊。”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一位朋友的话点醒了他:“朋友说,光做手术不行,得从根本上调理。他亲戚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那里看诊,效果不错。”
![]()
找到新方向,身体悄然变化
2020年12月24日,查出结节仅两天后,初大哥就从徐州赶到了郑州。
“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院长仔细了解了他的情况。袁院长发现,虽然两次手术切除了病灶,但初大哥身体整体状态并不好——每天凌晨四五点必醒,浑身乏力,这说明他的内部环境需要改善。
针对这些情况,袁希福院长为他开了中药。
“变化是慢慢发生的,”初大哥说,“最明显的是睡眠改善了,凌晨不再莫名醒来,白天干活也有劲了。”
复查结果惊喜,体重增加10斤
2021年2月5日复查CT显示: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较前缩小。连阅片医生都说:“中药效果不错,继续坚持!”
此后,初大哥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身体状态越来越好。结节始终保持稳定,体重还增加了10斤,整个人看起来比生病前还要精神。
登顶泰山,见证康复成果
今年,初大哥做出了一个决定——攀登泰山。
从红门到中天门,再经过最陡峭的十八盘,他一步步向上。令人惊喜的是,整个登山过程中,他的脉搏和心跳都保持在正常范围。
站在玉皇顶上俯瞰群山,初大哥感慨万千:“5年前我还为肺结节发愁,现在能登上泰山,这种感觉太好了。”
![]()
回顾6年的抗癌历程,他最想告诉病友的是:“癌症不可怕,结节反复也别慌。选对治疗方法,坚持调理,身体总能慢慢好起来。就像我,从两次手术到登上泰山,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