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白粥泡面,6年存了53万,三姨打听我存款,我谎称10万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第一章

晚上七点,老城区筒子楼的公共厨房里,弥漫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红烧肉、糖醋鱼、爆炒青菜……各种味道混在一起,勾得人馋虫直叫。

李晓芸端着自己的小锅,小心地绕过地上堆着的葱姜蒜,走到最里面那个有些旧的煤气灶前。

她拧开火,蓝色的火苗“噗”地窜起来。锅里是中午就淘好泡着的米,加了点水,开始熬粥。

然后,她从碗柜里拿出一个洗得发白的饭盒,里面是半包榨菜,又撕开一袋红烧牛肉面,把面饼拿出来,调料包放回抽屉——那是明天早饭的佐料。

这就是她的晚餐,也是她六年来的常态。白粥就咸菜,或者清水煮挂面加点酱油,偶尔奢侈一点,加个鸡蛋。

同事点的外卖,动辄三四十,她从来不参与,借口是“减肥”或者“肠胃不好”。

粥煮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泡。李晓芸拿勺子慢慢搅着,避免糊底。

对门王阿姨端着一盘刚炒好的回锅肉进来,看到她锅里的清汤寡水,叹了口气:“晓芸啊,又吃这个?年轻人老这么凑合可不行,没营养!”

李晓芸抬起头,扯出一个笑:“王姨,没事,我习惯了,清淡点对皮肤好。”

王阿姨摇摇头,没再说什么,端着菜走了。李晓芸脸上的笑容慢慢落下来,低头继续搅着锅里的粥。习惯了吗?也许是吧。但这习惯背后,是她银行卡里那个沉甸甸的数字——五十三万。这是她毕业工作六年,一口一口,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她在一家私企当会计,工资不高不低,每月到手八千多。她租着最便宜的单间,上班挤公交,衣服穿到发白,护肤品用最平价的大宝。

所有的娱乐消费几乎为零。她像一只过冬的松鼠,疯狂地囤积着每一分钱。

为什么?她也不知道,可能就是一种安全感。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那串数字是她唯一的依靠。

吃完饭,洗好碗,她回到自己那个只有十平米、朝北不见太阳的小房间。从床底拖出一个旧饼干盒,里面是她记账的本子。

她翻开,就着昏暗的台灯光,用圆珠笔一笔一划地记下:晚餐,白粥咸菜,0元。交通,公交卡充值50元。日用品,卫生纸一卷,3.5元。

合上本子,她舒了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只有看着存款数字一点点变多,她才能压下心底那点因为过度节俭而产生的委屈和心酸。

周末,她妈打来电话,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家里的事,最后话题一转:“晓芸啊,你三姨明天去市里办事,中午没地方去,我让她去找你吃个饭,你接待一下啊。”

李晓芸心里“咯噔”一下。三姨,是她妈那边的亲戚,出了名的精明算计,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她最怕跟三姨打交道。

第二天中午,三姨果然来了。一进门,那双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把李晓芸这小破屋扫了个遍,嘴里啧啧道:“哎呦,晓芸,你就住这儿啊?这条件也太艰苦了!你说你一个大学生,在市里混了这么些年,怎么也没混出个样来?”

李晓芸勉强笑着,递上一杯白开水:“三姨,您坐。我……我就图个清净。”

三姨没接水,一屁股坐在床上,压得那张旧弹簧床“嘎吱”响。“清净啥呀!女孩子家,得为自己打算!你看你表妹,嫁了个开厂的,现在住大别墅,开小汽车!你呀,就是太老实!”

李晓芸低着头,没吭声。

三姨话锋一转,凑近些,压低声音:“晓芸,跟三姨说实话,你工作这么些年,攒了多少钱了?”

来了!李晓芸头皮一紧。她最怕的就是这个。她攥了攥手心,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说真实的数目?绝对不行!那等于把一块肥肉扔进狼群里。说少了?说多少合适?

她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憨厚又带点窘迫的笑:“三姨,您看我这样子,像有钱的吗?每月那点工资,交完房租水电,也就刚够吃饭。省吃俭用的,也就……也就攒了十来万吧,准备以后……当嫁妆。”她故意把数字往少了说,语气也带着不确定。

“十万?!”三姨的眼睛瞬间亮了,像两盏小灯泡,猛地一拍大腿,“太好了!”

这反应把李晓芸吓了一跳。好什么?

三姨脸上笑开了花,亲热地拉住李晓芸的手:“晓芸啊!你可真是三姨的及时雨!就等你这句话呢!”

李晓芸心里警铃大作,下意识想抽回手:“三姨……您……您什么意思?”

“你表弟,小斌,谈了个对象,要买婚房!首付还差十万!正愁没地方借呢!你这十万,正好解了燃眉之急!你放心,这钱算三姨借的,等你表弟结了婚,缓过劲来,一定还你!”三姨说得唾沫横飞,语气理所当然,仿佛李晓芸卡里那十万块,天生就是为她儿子准备的。

李晓芸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整个人都僵住了。她看着三姨那张因为兴奋而泛红的脸,听着那“一定还你”的空头支票,心里像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

她张了张嘴,想说自己没钱,想说这钱有别的用处,可看着三姨那势在必得的眼神,所有拒绝的话都堵在了喉咙口。

她知道,只要她敢说个“不”字,三姨立马能撒泼打滚,骂她没良心,骂她不顾亲情,回头再打电话给她妈,她妈那个软性子,肯定又得来逼她。

锅里的白粥早就凉透了,结了一层薄薄的膜。就像李晓芸此刻的心,一点点冷下去,沉下去。

她以为把存款说少点能避开麻烦,没想到,却是亲手打开了一个更可怕的潘多拉魔盒。这十万块的“谎言”,会把她拖进怎样的深渊?

第二章

那顿午饭,李晓芸吃得味同嚼蜡。

三姨却兴致高昂,仿佛十万块已经到手,开始畅想表弟买房、结婚、生子的美好未来,话里话外暗示李晓芸这个做表姐的,以后少不了要帮衬。

好不容易送走三姨,李晓芸虚脱般地靠在门上,浑身发冷。她知道,这事没完。三姨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第二天,她妈的电话就追来了,语气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和不容置疑的劝说:“晓芸啊,你三姨昨天回来都跟我说了。小斌买房是正事,你当姐姐的,能帮就帮一把。钱放在银行也是放着,先借给你三姨应应急,都是一家人,她还能赖账不成?”

“妈!那不是小数目!十万块!是我省吃俭用攒了好几年的!”李晓芸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妈知道你不容易。”电话那头叹了口气,“可你三姨家确实困难,小斌没个房子,婚事就要黄了。你总不能眼看着你表弟打光棍吧?算妈求你了,行不行?就当是存妈这儿了,妈给你担保!”

“担保?您拿什么担保?”李晓芸气得浑身发抖,“三姨什么性子您不知道?借出去的钱就是肉包子打狗!这钱我不能借!”

“李晓芸!你怎么这么自私冷血!”母亲的声音也带上了怒气,“那是你亲三姨,亲表弟!一点人情味都不讲?你要是不借,以后就别认我这个妈!我也没脸见你三姨了!”

电话被重重挂断。听着听筒里的忙音,李晓芸的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她不明白,为什么省吃俭用的是她,最后被逼到墙角、里外不是人的也是她?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李晓芸的噩梦。三姨的电话、微信轮番轰炸,从最初的“好言相商”,到后来的“道德绑架”,最后几乎成了“威胁恐吓”。

“晓芸,钱准备得怎么样了?小斌这边等着交定金呢!”

“晓芸,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你表弟要是结不成婚,三姨我就吊死在你家门口!”

“我告诉你李晓芸,这钱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不然我就去你公司闹,让你领导同事都看看,你是个多么六亲不认的白眼狼!”

手机像一颗定时炸弹,每次响起都让李晓芸心惊肉跳。

她不敢接电话,不敢回信息,上班精神恍惚,差点做错账。

晚上回到冰冷的出租屋,面对那本记着五十三万存款的账簿,她觉得那串数字像个讽刺的笑话。有钱又怎样?她连保护它的能力都没有。

压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她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瞪着天花板,脑子里全是三姨尖利的声音和母亲失望的眼泪。她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一周后,三姨直接堵到了她公司楼下。那天正好下雨,三姨没打伞,头发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看上去狼狈又可怜,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晓芸!你可算下班了!”三姨冲上来,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三姨求你了!你就救救小斌吧!你看三姨都成这样了!你要是不答应,三姨今天就跪在这儿不走了!”

周围下班同事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李晓芸背上。她看着三姨那张混合着雨水和泪水的脸,看着周围人指指点点的样子,一种巨大的羞耻感和无力感将她淹没。她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扔在岸上的鱼,快要窒息了。

“三姨……您别这样……我们先找个地方说……”李晓芸试图挣脱,声音带着哭腔。

“我不去!就在这儿说!你答应不答应?”三姨死死拽着她,不依不饶。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戏谑的男声在旁边响起:“哟,这是演哪出啊?苦情戏?”

李晓芸和三姨同时转头,看见一个穿着骚包粉色衬衫、头发梳得油亮的年轻男人靠在一辆宝马车上,正笑嘻嘻地看着她们。是公司里有名的富二代、销售部的赵明轩,平时吊儿郎当,没个正形。

三姨一看有人围观,更来劲了,哭嚎得更大声:“各位给评评理啊!我侄女有钱不借,要逼死我们娘俩啊!”

赵明轩挑眉,走到李晓芸面前,上下打量了她一下,又看看撒泼的三姨,忽然笑了:“李大会计,没看出来啊,深藏不露?欠人钱了?还是被人讹上了?”

李晓芸脸红得像要滴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明轩却不管不顾,掏出钱包,从里面抽出一张名片,塞到三姨手里:“阿姨,哭解决不了问题。这样,我呢,业余搞点小额借贷,利息公道。你要真急用钱,找我!就别为难你侄女了,看她这吓得,脸都白了。”

三姨拿着名片,愣住了,哭声戛然而止。

赵明轩又转向李晓芸,凑近些,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喂,看你这么惨,帮你解个围。记住啊,你欠我个人情。”说完,冲她眨眨眼,转身上车,一脚油门走了。

三姨看着手里的名片,又看看绝尘而去的宝马,脸色变了几变,最终狠狠瞪了李晓芸一眼:“行!李晓芸,你行!找外人来挤兑我是吧?你给我等着!”说完,揣着名片,骂骂咧咧地走了。

雨还在下,李晓芸独自站在原地,浑身湿透,冷得发抖。

赵明轩的突然出现,像一场荒唐的闹剧,暂时驱散了眼前的麻烦,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不安。三姨会善罢甘休吗?赵明轩为什么要帮她?

他说的“人情”又是什么意思?她感觉自已的生活,因为那个“十万块”的谎言,彻底失控了,像一辆脱轨的火车,冲向未知的、更危险的深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