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河县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群妇女正在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默默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她们不再仅仅是田间地头的劳动者,更是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通过指尖上的艺术,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
近年来,清水河县妇联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手工艺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掌握刺绣、编织、烘焙、直播等技能,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模式显成效,特色培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过去,农村妇女大多依赖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单一。为改变这一现状,清水河县妇联探索出一条以手工艺赋能妇女的发展路径。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传授技艺,妇女们学会了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如非遗毛毡、刺绣、编织等。这些作品不仅美观实用,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培训不仅注重技能提升,更强调创新与市场对接。县妇联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利用电商渠道将手工艺品推广至全国各地。许多妇女通过线上销售,实现了“在家创业、指尖增收”。一位参与培训的妇女表示:“以前种地收入有限,现在靠手艺每月能多赚一两千元,生活更有盼头了。”
典型引路树榜样,致富带头人激发群体创业热情
在带领更多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县妇联实施“头雁计划”,培育选树各行业、各领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组织巾帼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创始人杨金连、传爱手工坊创始人王静等创业典型走进社区,为广大妇女群众讲解创业知识,分享创业经历,理清创业思路,激发她们在清水河创业、兴业的热情和信心。随着“头雁计划”的深入实施,像杨金连、王静这样的巾帼致富带头人在全县不断涌现,她们在特色养殖、手工艺品制作、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大显身手,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品牌建设拓渠道,清水河手工艺品走向广阔舞台
随着手工艺产业的不断壮大,县妇联还注重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逐渐形成了“妇”字号特色手工艺品品牌。同时,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定制礼品、文创饰品等,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为了持续激发妇女的创业热情,还定期举办技能大赛、作品展览等活动,表彰优秀典型,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风尚。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妇女的才华,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手工艺传承,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长效机制固成果,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
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链条的完善。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加工、销售服务,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一些妇女甚至转型为培训师或管理员,实现从学员到导师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价值。
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还激发了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角色,而是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一些妇女甚至带头成立合作社,带动邻里共同发展,形成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
清水河县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精准赋能、政策支持与社会协同,她们完全有能力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下一步,县妇联将继续深化手工艺与旅游、教育等产业的融合,乘着“十五五”规划之风谋篇布局,探索银发经济应需脉动,挖掘更多适合农村妇女的创业项目,让“指尖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田间到指尖,农村妇女用双手编织出美好生活,也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她们的奋斗故事,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支持政策的落地和妇女们的持续创新,这颗“指尖上的明珠”必将照亮更广阔的乡村图景。(任嘉凌)
来源: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