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25年11月11日,中国国防领域又迎来一大里程碑事件。
11月11日空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当天,攻击—11隐身无人机官宣服役。
在空军76周年庆发布的微电影《梦远》中,攻击—11隐身无人机以战斗姿态首次公开亮相,这也就正式宣告它加入人民空军作战序列。
这款战机的亮相也令人感觉到十分的骄傲。
![]()
毕竟这可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无尾飞翼布局无人机。
对于我们来说,这并非简单的装备升级,而是颠覆传统空战模式的“变革者”。
更何况,它还是全球首款正式服役的飞翼隐身无人攻击机。
有了它之后,也会将中国空军推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新时代。
其实攻击—11并非是首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
从2019年国庆阅兵原型机惊艳亮相,到2025年以实战姿态官宣,攻击—11的蜕变暗藏多项技术突破。
它最直观的优势在于极致的隐身设计。
在这款无人机的设计上,咱们的设计师摒弃传统飞机的平尾、垂尾,而是将机身与机翼无缝融合成“黑色飞镖”造型,配合机身表面的宽频纳米吸波涂层,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为0.0001—0.001㎡。
这种反射截面积有多小呢?
![]()
这就相当于一只昆虫的雷达信号强度。
更令人瞩目的是,它采用领先全球的“主动射流技术”,通过机身前部6个精密射流小孔控制飞行姿态,彻底消除传统舵面带来的雷达反射源。
发动机喷口经过扁平化处理并隐藏于机身上方,同时降低雷达与红外探测概率,让敌方防空系统难以捕捉其踪迹。
![]()
作为“空中杀手”,攻击—11的作战能力同样硬核,机头下方集成第五代战机专用的EOTS光电瞄准系统,由棱形镀膜蓝宝石玻璃构成的光学窗口,可实现360度全向探测,无需额外挂载光电吊舱,就能完成红外成像、激光测距、自动跟踪等全套火控任务。
其1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4000公里的最大航程与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足以覆盖第二岛链,两侧内置隐身弹仓可携带8枚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或反辐射导弹,单次能对2—3个高价值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
![]()
2025年8—9月,卫星照片显示多架攻击—11已部署至西藏日喀则机场,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环境中,成功克服空气稀薄、发动机功率衰减等难题,验证了全疆域作战能力。
攻击—11的真正价值,更在于其推动空战模式的革新,它并非孤立作战平台,而是与歼—20A、歼—16D组成“地表最强王炸组合”的核心成员。
![]()
在典型作战编队中,歼—20A作为“空中指挥中枢”,在敌方防空火力外通过高速数据链传递战场态势,歼—16D释放电磁干扰,为编队开辟“安全通道”。
攻击—11则凭借隐身优势前出渗透,深入敌方腹地侦察雷达站、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甚至在通信中断时,能依据预设规则自主完成攻击任务。
![]()
这种“有人机指挥+无人机突击”的协同模式,不仅降低有人机战损风险,更将作战响应速度压缩50%以上,让传统防空体系陷入“看不见、拦不住、打不着”的被动局面。
![]()
与攻击—11隔空呼应的,是11月5日在海南三亚军港正式入列的福建舰。
这艘舷号为“18”的航空母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更是全球唯款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其入列标志着人民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开启远海作战能力的全新篇章。
![]()
从2022年6月17日下水,到2025年11月正式入列,福建舰在三年多时间里完成多项关键突破。
2024年5月,它首次解缆启航开展海试,验证了动力、电力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9月,歼—15T、歼—35、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在舰上完成电磁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标志着其核心作战系统具备实战能力。
![]()
相较于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起飞模式,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它无需依赖核动力,通过自主研发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就能为电磁弹射器提供稳定能量。
不仅体积比传统蒸汽弹射器减少50%,维护成本降低40%,还能兼容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预警机的全类型舰载机,使舰载机起飞效率提升3倍以上。
福建舰的硬实力,体现在其“超级航母”的定位上。

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的体量,使其跻身全球少数“超级航母”行列。
平直通长飞行甲板搭配三座电磁弹射器,大幅拓展了舰载机作战半径与载弹量,歼—35隐身舰载机可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突破1200公里。
而空警—600预警机的加入,更将航母战斗群的预警范围扩大至500公里,彻底改变此前滑跃型航母“预警能力弱、舰载机战力受限”的短板。

如今入列后,福建舰隶属于南部战区,以三亚军港为母港,将重点承担南海方向的远海巡逻与作战任务,与辽宁舰、山东舰形成“南北呼应、轮换部署”的格局,使中国海军在三大海域均具备持续作战能力。
![]()
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是福建舰最耀眼的“技术名片”,这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系统,通过直线电机产生电磁斥力推动舰载机升空,能量调节精度可达毫秒级,既能弹射30吨级的重型战机,也能适配10吨以下的轻型无人机。
![]()
相比之下,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仍存在故障频发问题,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在海试期间实现“零故障”运行,甚至先于“福特”级完成隐身舰载机的弹射测试。
军事专家分析,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不仅打破了核动力与电磁弹射的“绑定神话”,更为后续常规动力航母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
攻击—11与福建舰的相继亮相,并非孤立的装备升级,而是中国国防体系向“全域协同”转型的缩影。
或许在未来作战场景中,这两款装备将形成“空海联动”的作战闭环。
![]()
福建舰搭载的歼—35舰载机可与空军的攻击—11无人机实现数据互通,当航母战斗群在远海执行任务时,攻击—11能前出至航母警戒圈外500公里处,承担侦察、电子干扰任务,为航母编队提供早期预警。
![]()
而福建舰上的空警—600预警机,也能为攻击—11提供远距离目标指引,形成“空天一体、海空联动”的立体作战网络。
这种体系化优势,在技术与战略层面均实现对传统军事强国的超越。
![]()
虽然在无人机领域美国早于中国开展X—47B隐身无人机试验,但最终因技术路线保守终止项目。
但咱们中国可不是这种半途而废的做事风格,中国通过“多平台并行研发”模式,率先实现攻击—11的实战部署,甚至衍生出舰载型号攻击—21。
这个在未来就可搭载于福建舰及076型两栖攻击舰,进一步拓展海空作战维度。
![]()
在航母领域,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跨越蒸汽弹射阶段,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且在常规动力适配性上实现“弯道超车”。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攻击-11飞翼隐身无人机的服役,标志着中国又一次超过美国,拿下世界第一。
![]()
相信在未来我们国家还会推出更加先进并且有实力的装备,不过,我们国家知道这些,武器装备的作用从来都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保护和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