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度新闻
“西藏高原正宗藏红花,降三高、活血化淤,300元一斤错过再无!”菜市场旁、社区门口,这样的吆喝声搭配围满“顾客”的热闹摊位,看似物美价廉的“养生好物”,实则是专坑中老年人的诈骗陷阱。近日,龙湾区公安分局海城派出所历经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一个流窜作案的“藏红花”诈骗团伙,抓获张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
菜市场设局围猎
用廉价红花冒充藏红花
“一开始只是好奇凑过去看看,没想到被缠得没法走。”在龙湾务工的王女士今年50多岁了,她(化姓)回忆,今年7月份,自己路过菜市场门口时,被一个围满女性“顾客”的藏红花小摊吸引。刚靠近,一名年龄相仿的女子便热情上前,介绍藏红花的“神奇功效”,并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当她提及自己血压偏高时,该女子立刻回应,称自己也曾受高血压困扰,服用该摊位的藏红花后血压控制良好,甚至停了降压药。
起初王女士心存犹豫,但在多名“女顾客”的“现身说法”和现场热闹气氛的烘托下,逐渐放下戒备。此时摊主张某上前“造势”,声称自家藏红花是从西藏高原收购的高品质药材,薄利多销仅售300元一斤,还建议按3斤一个疗程购买。多名“顾客”纷纷赞叹“物美价廉”,有人甚至提出“三斤送一斤,咱们搭着买”的讨价还价戏码。最终,王女士忍不住抢购了5斤,花费1500元。
然而,王女士回家后,家人觉得不太对劲——真正的高品质藏红花市场价一斤就要6000元左右,小摊不太可能有如此廉价的“高端药材”。但等王家人赶到菜市场时,诈骗团伙早已不见踪影。
![]()
多地串并锁轨迹
受害人主要为中老年群体
与王女士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其他居民,他们先后向龙湾警方报警求助。
龙湾区公安分局海城派出所接警后,立即组织警力前往涉案菜市场排查线索,但由于团伙流窜作案、流动性强,未能当场抓获。通过案件串并分析,民警发现近期平阳、苍南、永嘉、乐清、瓯海、鹿城等多地均发生类似诈骗案,受害人主要为养生需求较大的中老年群体。
办案民警逐步梳理出10余名受害人,整合诈骗套路、作案时间、收款记录等关键信息,精准锁定了张某等4名嫌疑人的行动轨迹,最终成功将该团伙一网打尽。
目前,4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经查,该团伙每次作案金额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受害人因金额不大、怕麻烦,即便发现被骗也未报警,这让团伙更加肆无忌惮地流窜作案,有时一天下来人均纯利润就有七八百元。
民警调查证实,该团伙售卖的是普通红花,成本仅几十元一斤,却被包装成几千元一斤的藏红花,“这种红花的功效是清热下火,多喝虽然对身体没什么危害,但要是市民将其当作藏红花来治病,容易延误病情”。
![]()
老乡“传经”组团伙
分工明确演“托儿戏”
经查,该诈骗团伙由1男3女组成,均来自江西,为首的男性张某今年40余岁。据张某交代,他听闻老乡通过类似诈骗手段获利颇丰,便索要“诈骗说明书”,深入钻研其中的话术套路与配合技巧,并召集3名年龄分别为30多岁、40多岁、50多岁的女性同乡组建团伙。
团伙作案有着明确分工:张某担任“摊主”,负责统筹协调、报价售卖;3名女性成员则根据目标对象的年龄,由年龄最接近者充当“主角”套近乎,其余人假扮“热心顾客”从旁辅助。
为逃避打击,该团伙异常狡猾,通过网络软件收集温州各地菜市场的营业时间与定位,高峰期一天流窜五六个菜市场,每个地点逗留一两个小时便迅速撤离。得手后还会对地点进行“标记”,至少间隔两个月才会“故地重游”,避免与受害人再次碰面。
民警提醒,藏红花与普通红花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藏红花产量极低,泡水后呈金黄透亮色、带有清香;红花是菊科植物的花瓣,产量大,泡水颜色偏红、气味较淡。中老年群体购买养生药材时,务必通过正规药店、医院或电商平台,切勿轻信路边小摊的“神奇功效”和“低价捡漏”说法,遇到围摊“托儿”起哄的情况更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感谢关注散讲龙湾,每天都有精彩本地资讯
▊投诉报料微信:dayongqiangbz
大家还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