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深处,一个生了锈的巨大金属盖子,焊死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
这个洞,就是大名鼎鼎的“科拉超深钻孔”,人类迄今为止挖得最深的洞。
![]()
几十年来,关于它为何停止的传说满天飞,最著名的莫过于“地狱之门”的说法,声称钻头听到了来自地下的无数哭嚎声,甚至有怪物从中爬出。
但5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拨开这些都市传说的迷雾,再回头看这个冷战时期的疯狂产物,才发现,让这个项目戛然而止的,根本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
真相,远比鬼故事更令人震撼,也更发人深省。
![]()
不是挖到“地狱”,而是地球的“物理劝退”
所谓的“地狱哭嚎声”,其实早就有了科学解释。
那是深层岩石在极度高温高压下,应力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声波,被高灵敏度的探测器捕捉到了而已。
![]()
真正让苏联科学家们头皮发麻、最终选择放弃的,是来自地球内部毫不留情的物理规律。
根据当时的地质模型推算,钻到12公里的深度,温度应该在100℃左右,这在工程上是可以应对的。
但现实给了科学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
当钻头突破10公里时,地下的温度计读数一路狂飙,最后在12262米深处,定格在了骇人的180℃,部分区域甚至探测到212℃的高温。
这意味着即使是当时最顶尖的耐高温合金钻头,下去也跟黄油见了热锅一样,寿命急剧缩水,平均用不了100个小时就得报废更换。
![]()
每一次更换钻头,都需要把长达十几公里的钻杆全部提上来,再重新放下去,一来一回就是好几天。
项目最后那十年,仅仅向下推进了262米,平均每年不到30米,效率低到令人绝望。
高温还带来了另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岩石的物理性质变了。
![]()
我们通常认为岩石是坚硬、脆性的,可以被钻头切削破碎。
但在地下万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表现出了惊人的“塑性”。
它们不再是脆的,反而变得像黏稠的沥青或者塑料。
钻头钻下去,不是在“钻”孔,更像是在“搅”一锅热粥,钻孔很快就会因为周围岩石的蠕动而自动闭合。
![]()
这就好比你想在面团里戳一个洞,手一拿开,洞就自己合上了。
1984年那次载入史册的事故,就是这种极端环境的直接后果。
一根长达5公里的钻杆在井下不堪重负,直接扭曲断裂,永远地留在了井底。
这次事故让整个团队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们不得不从7000米的位置重新开始。
![]()
可以说,不是苏联人不想挖了,是地球用它核心的热量和压力,明明白白地告诉人类:此路不通。
“红色巨人”的最后野心
当然,仅仅是技术困难,或许还不足以让意志力爆棚的苏联人停下脚步。
![]()
毕竟,这是一个在冷战背景下,与美国“上天”(太空竞赛)针锋相对的“入地”工程,承载着巨大的国家声望。
当年美国人搞“莫霍尔计划”,想从海底钻穿地壳,结果因为技术和资金问题草草收场。
苏联人就是要用陆地钻探的方式,证明自己才是地球勘探领域的王者。
![]()
为了这个“面子”,苏联投入了血本。
整个项目动用了上万名科研人员和工人,据说当时在钻井现场,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就相当于莫斯科一位大学教授的年薪。
仅是消耗的钻头,价值就可能高达数亿卢布。
![]()
这是一个不计成本、举全国之力推进的超级工程。
然而,再强大的意志,也顶不住空空的钱袋子。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红色巨人”已经外强中干。
多年的军备竞赛和僵化的经济体制,让苏联的财政状况岌岌可危。
当钻探工作在180℃的高温泥潭里苦苦挣扎时,地面上的国家却正在走向解体。
![]()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轰然倒塌。
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科拉钻孔,也继承了苏联崩溃的经济。
恶性通货膨胀、科研经费断崖式削减,让这个本就“烧钱”的项目彻底失去了资金来源。
1994年,在进行了最后一次无望的尝试后,钻探设备被关闭,电源被切断。
1995年,项目被正式封存。
![]()
最终,在2008年,整个站点被彻底废弃,井口被一个12吨重的金属盖永远焊死。
没有怪物,没有地狱,压垮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钻探工程的,是两个最现实的原因:一个是地球本身不容挑战的物理法则,另一个则是一个帝国在黄昏时分的经济崩溃。
技术的瓶颈和金钱的耗尽,共同给这个宏伟的计划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探索地球深部的脚步并未停止。
就在2024年,中国的“深地一号”工程——塔里木盆地万米深井,已经成功突破了万米大关,向着更深处进发。
与科拉钻孔纯粹为了国家声望和基础科学研究不同,今天的深地探索,更多地与能源安全、资源勘探等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
![]()
从科拉到塔里木,我们能看到,人类对脚下这颗星球的好奇心从未改变。
但我们似乎也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明白了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上,除了要有挑战极限的雄心,更要尊重科学规律,并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参考资料: 苏联挖穿地球计划,为何停在了12262m?其中到底有何猫腻? 2024-10-16 09:26·科技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