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0
分享至

北极圈深处,一个生了锈的巨大金属盖子,焊死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

这个洞,就是大名鼎鼎的“科拉超深钻孔”,人类迄今为止挖得最深的洞。



几十年来,关于它为何停止的传说满天飞,最著名的莫过于“地狱之门”的说法,声称钻头听到了来自地下的无数哭嚎声,甚至有怪物从中爬出。

但5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拨开这些都市传说的迷雾,再回头看这个冷战时期的疯狂产物,才发现,让这个项目戛然而止的,根本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

真相,远比鬼故事更令人震撼,也更发人深省。




不是挖到“地狱”,而是地球的“物理劝退”

所谓的“地狱哭嚎声”,其实早就有了科学解释。

那是深层岩石在极度高温高压下,应力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声波,被高灵敏度的探测器捕捉到了而已。



真正让苏联科学家们头皮发麻、最终选择放弃的,是来自地球内部毫不留情的物理规律。

根据当时的地质模型推算,钻到12公里的深度,温度应该在100℃左右,这在工程上是可以应对的。

但现实给了科学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钻头突破10公里时,地下的温度计读数一路狂飙,最后在12262米深处,定格在了骇人的180℃,部分区域甚至探测到212℃的高温。

这意味着即使是当时最顶尖的耐高温合金钻头,下去也跟黄油见了热锅一样,寿命急剧缩水,平均用不了100个小时就得报废更换。



每一次更换钻头,都需要把长达十几公里的钻杆全部提上来,再重新放下去,一来一回就是好几天。

项目最后那十年,仅仅向下推进了262米,平均每年不到30米,效率低到令人绝望。

高温还带来了另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岩石的物理性质变了。



我们通常认为岩石是坚硬、脆性的,可以被钻头切削破碎。

但在地下万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表现出了惊人的“塑性”。

它们不再是脆的,反而变得像黏稠的沥青或者塑料。

钻头钻下去,不是在“钻”孔,更像是在“搅”一锅热粥,钻孔很快就会因为周围岩石的蠕动而自动闭合。



这就好比你想在面团里戳一个洞,手一拿开,洞就自己合上了。

1984年那次载入史册的事故,就是这种极端环境的直接后果。

一根长达5公里的钻杆在井下不堪重负,直接扭曲断裂,永远地留在了井底。

这次事故让整个团队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们不得不从7000米的位置重新开始。



可以说,不是苏联人不想挖了,是地球用它核心的热量和压力,明明白白地告诉人类:此路不通。

“红色巨人”的最后野心

当然,仅仅是技术困难,或许还不足以让意志力爆棚的苏联人停下脚步。



毕竟,这是一个在冷战背景下,与美国“上天”(太空竞赛)针锋相对的“入地”工程,承载着巨大的国家声望。

当年美国人搞“莫霍尔计划”,想从海底钻穿地壳,结果因为技术和资金问题草草收场。

苏联人就是要用陆地钻探的方式,证明自己才是地球勘探领域的王者。



为了这个“面子”,苏联投入了血本。

整个项目动用了上万名科研人员和工人,据说当时在钻井现场,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就相当于莫斯科一位大学教授的年薪。

仅是消耗的钻头,价值就可能高达数亿卢布。



这是一个不计成本、举全国之力推进的超级工程。

然而,再强大的意志,也顶不住空空的钱袋子。

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红色巨人”已经外强中干。

多年的军备竞赛和僵化的经济体制,让苏联的财政状况岌岌可危。

当钻探工作在180℃的高温泥潭里苦苦挣扎时,地面上的国家却正在走向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轰然倒塌。

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科拉钻孔,也继承了苏联崩溃的经济。

恶性通货膨胀、科研经费断崖式削减,让这个本就“烧钱”的项目彻底失去了资金来源。

1994年,在进行了最后一次无望的尝试后,钻探设备被关闭,电源被切断。

1995年,项目被正式封存。



最终,在2008年,整个站点被彻底废弃,井口被一个12吨重的金属盖永远焊死。

没有怪物,没有地狱,压垮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钻探工程的,是两个最现实的原因:一个是地球本身不容挑战的物理法则,另一个则是一个帝国在黄昏时分的经济崩溃。

技术的瓶颈和金钱的耗尽,共同给这个宏伟的计划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探索地球深部的脚步并未停止。

就在2024年,中国的“深地一号”工程——塔里木盆地万米深井,已经成功突破了万米大关,向着更深处进发。

与科拉钻孔纯粹为了国家声望和基础科学研究不同,今天的深地探索,更多地与能源安全、资源勘探等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



从科拉到塔里木,我们能看到,人类对脚下这颗星球的好奇心从未改变。

但我们似乎也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明白了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上,除了要有挑战极限的雄心,更要尊重科学规律,并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

参考资料: 苏联挖穿地球计划,为何停在了12262m?其中到底有何猫腻? 2024-10-16 09:26·科技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已无退路了!美军为中美选好了主战场,决心要跟中国打场大战

中国已无退路了!美军为中美选好了主战场,决心要跟中国打场大战

诺诺谈史
2025-11-12 12:00:26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26:06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火山诗话
2025-11-12 06:45:05
重庆球迷邀请“铁帅”李章洙吃火锅:李章洙很喜欢重庆的麻辣

重庆球迷邀请“铁帅”李章洙吃火锅:李章洙很喜欢重庆的麻辣

懂球帝
2025-11-12 14:09:07
遭赖清德点名声援沈伯洋!韩国瑜最新发文:老牛不待扬鞭自奋蹄

遭赖清德点名声援沈伯洋!韩国瑜最新发文:老牛不待扬鞭自奋蹄

新时光点滴
2025-11-12 14:02:34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新京报
2025-11-11 20:23:08
破产后,王中磊搬新家还住别墅,院子稀稀拉拉,老婆叹回不到以前

破产后,王中磊搬新家还住别墅,院子稀稀拉拉,老婆叹回不到以前

阿纂看事
2025-11-12 11:56:58
中方抛出“斩首”论后,特朗普拒绝为高市撑腰,暗示日本不是朋友

中方抛出“斩首”论后,特朗普拒绝为高市撑腰,暗示日本不是朋友

墨羽怪谈
2025-11-12 15:21:22
福建舰入列震动五角大楼:中国工业机器正复刻二战美国的“钢铁神话”

福建舰入列震动五角大楼:中国工业机器正复刻二战美国的“钢铁神话”

Hi秒懂科普
2025-11-11 15:00:08
广东佛山29岁新手妈妈失踪一周,离家前被诊断产后抑郁;家人急寻,丈夫:结婚8年,上个月刚生宝宝

广东佛山29岁新手妈妈失踪一周,离家前被诊断产后抑郁;家人急寻,丈夫:结婚8年,上个月刚生宝宝

扬子晚报
2025-11-12 12:28:19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小撇说事
2025-11-12 13:04:14
强冷空气来袭,最低温骤降至-5℃!山东今冬第一场雪,预计在此时

强冷空气来袭,最低温骤降至-5℃!山东今冬第一场雪,预计在此时

鲁中晨报
2025-11-12 11:35:04
拿600万顶薪,全场0分0板0助,连续梦游2场,辽蜜:比高铁还铁

拿600万顶薪,全场0分0板0助,连续梦游2场,辽蜜:比高铁还铁

南海浪花
2025-11-12 18:33:05
何穗产后大秀身材!上围火辣,私密位尴尬,陈伟霆男友视角好绝!

何穗产后大秀身材!上围火辣,私密位尴尬,陈伟霆男友视角好绝!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2 17:11:18
撞击神舟二十真凶锁定,太空出现大量不速之客,推迟返回有危险吗

撞击神舟二十真凶锁定,太空出现大量不速之客,推迟返回有危险吗

策略述
2025-11-12 18:29:35
正规军也太不正规了吧!

正规军也太不正规了吧!

贵圈真乱
2025-11-12 10:40:42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最新后续!曾医生撤职记住,但保留行医资格,好医生前途尽毁了

最新后续!曾医生撤职记住,但保留行医资格,好医生前途尽毁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5:18:00
2025-11-12 19:24:49
三农老历
三农老历
热爱农业种植、养殖、农民创业小故事以及分享真实农村生活
2409文章数 109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特斯邦威被指拖欠184万广告费 广告公司:真没办法了

头条要闻

美特斯邦威被指拖欠184万广告费 广告公司:真没办法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苦等数年!《永恒之塔2》领衔,盘点G-STAR 2025值得关注的游戏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