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纪培振
近日,由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万里同心,共护黄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媒体记者网络大V山东行”活动走进东营黄河三角洲。媒体记者、网络大V们用文字和镜头全方位挖掘东营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
幸福里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驿站是东营市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主要聚焦湿地保护、垃圾分类等环保主题活动,其核心行动有河流巡河实践、创意环保创作、公益净滩等。在幸福里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驿站,采访团看到来自东营职业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生态环境志愿者们正在参加“守护黄河口,无废新油城”东营市环保伙伴行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变废为宝DIY手工坊”活动。废弃的塑料袋经过志愿者们的巧妙剪裁,化作轻盈飘逸的裙摆;废旧的纸箱经过精心拼接,变身充满未来感的铠甲,这些经过志愿者们精心加工的环保艺术品生动诠释着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
在东营市垦利区红光赶海海滩,采访团和来自东营职业学院的生态环境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巡河净滩行动。大家主要围绕海滩周边区域开展垃圾清理活动,志愿者手持垃圾袋、夹子等工具在海滩清理塑料瓶、塑料袋、渔网、漂流的枯枝、各种瓶盖等垃圾,并实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大家捡拾的特别仔细认真,经过一个小时的净滩行动,就把红光赶海海滩一千多米区域的范围清理的焕然一新。“这些活动通过捡拾+教育的净摊模式会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做减少垃圾的践行者、宣传者,我们会从自身做起,通过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加入到减少垃圾的生态环保大军中来。今后将定期举办此类活动,确保生态环保行动在黄河口持续放光彩。”来自东营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环保服务队的负责人尹胜辉说。
![]()
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采访团们看到这里芦苇摇曳,群鸟飞腾,三角洲成为上万只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经过多年的精心治理,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内外专家赞誉的“鸟类的国际机场”。采访团在保护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到白鹳湖、丹顶鹤科普园、黄河安澜码头等近距离观察东方白鹳的日常居住和野外生存的真实场景,与丹顶鹤的亲密互动,亲身体验湿地奥秘,感受母亲河的浩瀚。大家领略到了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美丽自然生态环境,更能看到在黄河口三角洲身穿统一环保标志的环保志愿者引导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树立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广大游客们用实际行动参与鸟类保护,把爱鸟护鸟的理念带回家,并讲给身边的人。
![]()
生态环境的提升,更离不东营开广大环保志愿者的努力。东营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主任宫振卫介绍到,东营市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将志愿服务作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其中,深化“守护美丽黄河口”公众参与生态环保服务项目,优“净滩护河+自然教育+社区实践”模式,组织活动超30场,吸引5000余人次参与;推动“守护黄河口,无废新油城”省级项目,在30个社区推广“无废”理念,开展宣讲60余场覆盖1.5万人次;打造“净滩体验+研学培训+文旅融合”红滩湿地驿站实践基地,成为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