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俄军用“匕首”导弹炸了乌军基地,还控了波克罗夫斯克99%区域。特朗普之前说24小时结束战争,大半年了没一点动静,最近他还急着见普京。这局势变化这么快,最后到底谁能占上风呢?
俄军火力全开
我们先从俄军的军事行动说起,11月9日到10日,俄军连续两天动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专门打赫梅利尼茨基州的斯塔罗康斯坦丁诺夫空军基地。
这个基地是北约重点升级的军事枢纽,不光有乌军的苏-24轰炸机常驻,美国今年交付的F-16战机、法国支援的幻影-2000战机,也频繁在这里起降补给。
乌军虽然部署了“爱国者”防空系统,但面对速度达10倍音速的“匕首”导弹,根本没拦截能力。乌克兰空军自己也承认,11月10日凌晨的袭击中,2枚“匕首”导弹全中目标,没一枚被拦下。
北约情报部门估算,俄军目前还有100-150枚“匕首”导弹库存,而且这次袭击不是孤立行动。就在同一天,俄军还出动67架无人机,对乌克兰全境军事目标展开突袭,乌军宣称击落52架,但剩下的15架还是炸中了多处弹药库。
不仅如此,俄军把矛头对准了乌克兰的能源命脉,除了炸了切尔尼戈夫州的生物能源热电厂,还对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的变电站发起攻击。
乌克兰能源部11月10日通报,全国每天停电12小时的情况要持续数周,工业用电全面受限,连居民用电都得按“每天2-4次、每次1小时”的计划供应,前线乌军的取暖设备、通讯器材都快成了“摆设”。
再看地面战场,波克罗夫斯克(乌军称“红军城”)的战况更是一边倒。截至11月10日,俄军已经控制了这座城市99%的区域,只剩下东南角一小块区域还在乌军手里。乌军战地记者马绍韦茨透露,乌军在周边的米尔诺格勒市北部防线全破了,所有高层建筑都被俄军占领,士兵只能往城西撤退。
并且,乌军出现了冲突爆发以来最严重的集体投降,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画面显示,一批批乌军举着白旗走出掩体,其中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经核实是来自波兰、英国、加拿大和法国的雇佣兵。
要知道,俄国防部早有统计,俄乌冲突至今,共有超1.1万名外国雇佣兵赴乌参战,其中美欧籍占比超60%。但到现在,已有近4000名雇佣兵被消灭,这次波克罗夫斯克投降的雇佣兵,光是英国籍就有12人。
俄军这次能打赢,战术调整是关键,之前在巴赫穆特,俄军硬攻城市每推进1公里就要伤亡数百人;这次他们先派装甲部队切断乌军补给线,用无人机昼夜监视防线漏洞,再分三路合围,把乌军困在城里断水断粮,最后才发起总攻,伤亡比比巴赫穆特战役降低了70%。
而且波克罗夫斯克是顿巴斯北部的补给枢纽,俄军拿下这里,就能往西推进到康斯坦丁诺夫卡,甚至威胁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的大本营,整个乌东防线都可能跟着垮掉。
特朗普急着促和谈
接着看特朗普这边,他的焦虑已经藏不住了。2024年大选时,特朗普就喊出“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的口号,现在重返白宫大半年,别说结束战争,连停火谈判都没推动起来,民主党议员天天拿这事攻击他“言而无信”。
为了扭转局面,特朗普之前试过不少办法:给泽连斯基发最后通牒,说“不谈判就削减50%军援”;又给普京打电话,威胁“不停火就加大对俄能源制裁”,结果俄乌两边都不买账。普京说“不会在压力下谈判”,泽连斯基也硬气回应“没赢就不停战”。
11月7日,特朗普突然对外宣布,希望继续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与普京会晤,而且“会晤细节正在讨论中”。3天后,他在白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时,更是连着4次强调“俄乌冲突将在不久的将来结束”,还说“自己化解过8场国际冲突,这次也能做到”。
但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急着谈,不光是为了兑现承诺,更怕俄军再赢下去,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会彻底下滑。现在已有5个欧洲国家私下表示,要是俄军拿下整个顿巴斯,就考虑和俄罗斯恢复能源贸易,这可是美国最不想看到的。
不过特朗普和普京的会晤,简直是“一波三折”。10月16日,两人通完电话后,特朗普兴冲冲宣布“近期在布达佩斯见面”,结果10月22日又突然取消,理由是“目前会晤不会有成果”,不少媒体猜测是美国内部没谈拢,五角大楼担心“特朗普让步太多”,共和党议员则怕“谈判失败丢面子”。
俄罗斯这边倒是挺冷静,总统助理乌沙科夫10月27日说“会晤意愿还在,但得等合适时机”;11月7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又补充道,“俄美需要周密筹备,而且俄乌缺乏互信是最大障碍”,等于没给特朗普明确答复。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政府内部对援乌的分歧越来越大。11月8日,美国国防部提交的“2025财年援乌预算”被国会打回,理由是“看不到援乌的明确效果”。
特朗普自己也对给乌送武器犹豫了,之前泽连斯基想要“战斧”巡航导弹,特朗普直接拒绝,说“这会让美国卷入战争”;现在泽连斯基要“爱国者”防空系统,特朗普也没松口,只说“得先看谈判进展”。
说白了,特朗普想让俄乌都按美国的剧本走,但俄军在战场占着优势,普京不可能轻易让步;泽连斯基又怕谈判丢领土,也不愿妥协,特朗普想当“和事佬”,怕是没那么容易。
泽连斯基求助美国
最后看泽连斯基,他现在已经把美国当成了“救命稻草”。北约那边,早就明确说“不会派兵参战”;欧洲国家也开始“摆烂”,德国虽然交付了1套“爱国者”系统,但拒绝再追加;法国说“幻影-2000战机已送完,没多余的了”;英国更是直接削减了30%的援乌资金。
泽连斯基心里清楚,乌克兰的战争资源早就见底了。乌军总参谋部11月9日的内部报告显示,前线士兵缺口达12万人,弹药储备只够维持1个月,要是没美国援助,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
所以泽连斯基最近对美国的态度,堪称“软硬兼施”。一方面,他在采访中说“全世界都怕特朗普,但我不怕”,还否认“特朗普向他扔地图”的传闻,反复强调“美乌是盟友”,想拉近和特朗普的关系。
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加码求援。10月19日,他说要从美国买25套“爱国者”防空系统;11月9日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又把数量提到27套,还提议“欧洲国家先把现有的‘爱国者’借给乌克兰,等美国新的交付后再还”。
但是一套完整的“爱国者”系统,包括6台发射车、2部雷达车、1部指挥车和48枚拦截弹,造价超过10亿美元,27套就是270亿美元,这对美国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泽连斯基的急,还体现在对“前线指挥”的干预上。波克罗夫斯克战局恶化后,他紧急把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从利沃夫调往前线,还派了一支预备队支援。但瑟尔斯基到了之后才发现,乌军后勤补给线早就被俄军切断,士兵连面包都吃不上,预备队的装备也是“一半老旧一半缺零件”,根本没法组织反攻。
马绍韦茨在社交媒体上直言,“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投降,不然就是白白送死”。泽连斯基当然不愿接受这个结果,他一边给前线士兵打气,说“要守住每一寸土地”,一边又给特朗普打电话,恳求“尽快推动和谈,别让乌军再流血了”,这种“又想打又想谈”的矛盾心态,也暴露了乌克兰的无奈。
更现实的是,就算美国同意卖“爱国者”系统,对乌军来说也未必管用。“爱国者”系统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美军培训乌军士兵至少要3个月,等士兵学会了,冬天都快过了。
而且,“爱国者”主要防的是巡航导弹和战机,对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拦截率不到10%,泽连斯基想靠它“扭转战局”,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总结下来的话,现在俄军在战场上占着明显优势,特朗普急着促和谈却面临内外阻力,泽连斯基求助美国又处处受限。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造成了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双方伤亡超过50万人。虽然特朗普说“冲突会很快结束”,但从目前的局势看,只要俄乌在领土问题上没达成共识,战争就很难真正停止。
我们只能希望,各方能尽快回到谈判桌前,别让更多人承受战争的痛苦,毕竟和平才是所有人最想要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