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财政部公开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其中提到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在2025年上半年下达补助资金1.1万亿元,支持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考虑到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是在下半年,所以财政今年下半年对养老保险待遇的补助资金应该更多,全年下来可能超过2.3万亿元。
![]()
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和西方国家不同,后者基本上纯靠个人和企业缴费维持,我们则是个人、企业缴费的同时国家财政给予大额补贴,所以网上那些担心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甚至未来会出现亏空的论调属于不懂政策的胡乱猜想。
退一步来说,哪怕未来职工缴费数额无法覆盖领取养老金的数额,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保体系也不会崩塌,因为财政资金将为中国广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托底。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养老保险体系最大的制度优势。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9月我国社保基金账户结余达到了9.85万亿元,环比上个季度末继续增加。这些都给明年继续调整养老金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
那么2026年的养老金调整比例会是多少,会否保留近年来调整的特色呢?我们逐一回答这两个问题,先说调整比例。
2025年全国养老金平均调整比例是2%,确实创下了十多年来的最低记录,但这与近年来的物价涨幅是相匹配的。实际上,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的CPI涨幅不足0.5%,养老金增长2%意味着退休人员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了至少1.5%,分享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明天的养老金平均调整比例同样会与物价指数挂钩,鉴于CPI涨幅正在逐步向上,预计2026年的养老金调整比例不会低于今年标准,可能在2%至3%之间。
![]()
今年养老金调整中的最大亮点是倾向于中低收入人群,具体是通过加大定额增加额在养老金调整方案里的占比实现的。
众所周知,养老金调整不是简单把每一位退休人员原来领取的养老金乘以平均上涨比例,而是根据各地方案从定额增加额、挂钩增加额、倾斜增加额多个方面逐一计算。由于调整额的总盘子是固定的,所以定额增加额占比高了,另两类增加额的占比就会低一些。
对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定额增加额是最重要的,因为这项增加额不与缴费年限、月入金额挂钩,同一地区加的钱是一模一样的。今年各地方案里的定额增加额占比较高,使得中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际增长比例远超平均调整比例。
![]()
几乎可以明确告诉大家,2026年养老金如果顺利调整,那么不仅会保留倾向中低收入人群的特色,还可能继续扩大定额增加额在整个养老金调整里的占比。这对中低收入人群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养老金是退休人员安度晚年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数亿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中央财政的巨额补贴,不仅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坚实保障,更彰显了国家对退休人员民生需求的高度重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