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初,中纪委联合央视拍摄的专题警示教育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中,讲述了湖南省娄底市政治生态系列案件。
针对原市委书记龚武生、李荐国频频“打招呼”插手工程项目,时任娄底市城发集团董事长梁巨伟面对镜头时称:“压力非常大,说句实在话,其实我在城发集团七年多,我觉得工作上的压力不是压力,这种压力才是压力,真的。”
两年后的2025年11月10日,梁巨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这位曾掌控娄底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城市发展集团等“钱袋子”的实权人物,其落马结局似乎早已在此前“压力说”中埋下伏笔。
梁巨伟所言的“压力”有其特定背景。龚武生、李荐国两任市委书记相继主政娄底的八年期间里,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
时任湖南省纪委常委刘泽友指出,当时娄底“选人用人不正,攀附之风盛行”,龚武生、李荐国频频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药品采购,使得这些领域乱象环生。
其中李荐国不仅从企业老板那里收钱,甚至还自己当起“生意人”。他违反公务员不得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开办多家公司,表面上由他人打理,实则自己幕后操控。
这种“上梁不正”的环境,使得坚持原则的干部反而面临被排挤打压的风险。梁巨伟的“压力”正源于此——面对上级领导违规干预时,是坚守原则,还是同流合污?
在同样的政治生态下,仍有干部坚守住了底线。2013年,在沪昆高铁娄底南站枢纽一体化项目招投标中,时任市委书记龚武生向主管项目的万宝新区主要领导打招呼,希望能让关系人陈爱民的公司中标。
时任万宝新区主要负责人的向乾勇顶住了压力,他表示:“不实现领导的意图,担心领导给你穿小鞋,实现了领导的意图,担心万一要是出事怎么办?自己觉得还是要守住底线,不管怎么样,你打招呼也好,不打招呼也好,我们还是按规矩来。”
面对完全相同的压力,不同的干部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一对比表明,梁巨伟的“压力说”至多只能解释其处境,却不能成为其腐败行为的正当理由。
梁巨伟的职业生涯长期担任要职,从万宝镇党委书记到娄底市发改委副主任,再到执掌娄底城发集团七年之久,最后调任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这些岗位均涉及重大项目审批和资金运作,是廉政高风险领域。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梁巨伟在公开场合曾多次强调廉政建设,要求“严把质量关口”“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工作,守住底线”。其公开表态与实际行为形成巨大反差。
从感受到“压力”到最终被查,梁巨伟的轨迹揭示了一个逐渐蜕变的过程。他最终从“压力”的承受者,演变为腐败的参与者,这其中的关键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个人的选择。
梁巨伟被查也是娄底市持续反腐斗争中的一环。纪检监察部门不仅查处了龚武生、李荐国等“大老虎”,还先后查处了娄底市原市长杨懿文、原副市长王成良等人,此外还查处了县处级干部70余人。湖南省纪委监委还针对娄底市发生系列违纪违法问题的原因,督促娄底市委制定了政治生态整治方案,一项一项抓整改落实。
从龚武生、李荐国,到杨懿文、王成良,再到梁巨伟,娄底市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链条正在被彻底斩断。梁巨伟的“压力”独白,恰是这条腐败链条传导与崩坏过程的一个生动注脚。
腐败从来没有“不得不”的理由,只有“要不要”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