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地方想要得到长足发展,肯定是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同样的道理,一个都市圈想要获得发展的底气,肯定也是从交通融合开始!
对于青岛都市圈,官方早就在各个层面表示,都市圈的发展就是要以交通等圈层先行规划。
![]()
并且,官方还直接提出来了将聚焦“四圈”(即交通圈、产业圈、生活圈、安全圈)的提质增效升级,以此为核心主线,全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这一战略将推动都市圈内各城市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生活共享、安全共治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最终打造成为全国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标杆性区域。
其中,交通圈,就是笔者在本文开头所说的“先修路”!
那么,咱们看看自从青岛都市圈划定之后,圈内除青岛之外的诸城市、高密市,东港区,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是怎么跟青岛融合的?
![]()
先看高铁方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有关胶东半岛地区的一条重要高铁线路莱荣高铁了。随着2023年底莱荣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沿线多座城市与青岛北站的高铁通勤时间大幅缩短,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
具体来看,莱阳至青岛北的高铁旅程最快仅需33分钟;海阳北到青岛北的行程最快缩短至46分钟;日照西至青岛北约需60分钟;而高密北到青岛北的高铁运行时间更是压缩至30分钟以内。
这些城市的居民通过高铁出行,均可在一小时内抵达青岛北站,标志着它们均已成功融入青岛“1小时交通圈”,区域一体化进程显著加速。
![]()
除了东边的莱荣高铁之外,青岛的西边还有一条高铁大动脉正在火速建设——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
潍宿高铁青岛连接线项目的推进,实现了双重战略价值——一方面,它显著优化了潍坊诸城、日照五莲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区域交通联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将青岛深度融入京沪第二通道这一国家高铁主干网,构建起南北通达的快速通道。
由此,青岛南向长三角、北连京津冀的铁路里程大幅压缩,形成“双城联动、区域协同”的全新交通格局。
再看道路建设方面!
《青岛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专项行动方案》亦擘画了交通协同发展的全景规划——通过构建"一环七射"高速铁路网络与"三环十一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比如,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青岛到莱州的高速公路项目正属于青岛都市圈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战略部署不仅强化了都市圈内部各节点城市的快速联通能力,更以交通网络为骨架支撑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架构,为打造高效便捷的都市圈交通体系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与"施工图"。
![]()
融合的不只是交通,还有产业与生活、安全!
2024年7月,青岛都市圈16个区(市)正式缔结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步组建"云牵手"通办联盟体系。
依托这一创新机制,原本需跨城奔波办理的企业设立、税务申报、异地就医结算、消费维权、公积金提取、社保资格认证等高频民生事项,正逐步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一地受理、全网通办"的跨区域协同办理模式,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痛点问题,推动都市圈政务服务一体化迈入全新阶段。
笔者相信,随着青岛都市圈的建设,圈内各个区县直接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产业、生活、安全等多个方面逐渐融合,圈内各区县将会共同完成一个“大青岛梦”!
最后:
对于青岛都市圈的建设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评论区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