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广汽埃安靠广汽埃安S一款车型就能月销超5万辆(2023年9月),而2025年10月,广汽埃安单款车型月销超5000辆就很了不起(广汽埃安S则不足4000辆),而小米、蔚来、小鹏一款车型10月销量分别为:3.3万辆(小米YU7)、1.7万辆(乐道L90)、1.5万辆(MONA M03),远远将广汽埃安S甩在身后。
11月7日,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10月产销快报显示,汽车销量达到170,731辆,同比下降8.1%,产量为154,095辆,同比下降8.3%。广汽埃安本月销量为28,199辆,同比下降26.09%,创下近期新低。
从懂车帝10月轿车排行榜看,广汽还是靠合资品牌撑场面——凯美瑞以19,303辆排第9、雅阁以15,179辆排第18,但新车型如2024年上市的AION RT(5,411辆,59名)和2025年上市的AION UT(5,129辆,63名)未能跻身前列。
据懂车帝最新销量排行榜(10月)显示(按批发量统计),广汽埃安主推的5款车型中,AION V表现最佳,以6501辆的成绩领跑全系AION UT和AION RT紧随其后,均突破6000辆大关。相比之下,AION Y出现明显下滑,仅售出4000余辆,而AION S则垫底,仅有3663辆
作为广汽新能源战略的嫡长子,广汽埃安曾凭借月销量四五万辆,与理想汽车不相上下,市场势头强劲。尤其是AIONS,2023年9月月销超5万台,当年销量48万台,成为当年销冠。2024年5月销量依然高达1.67万辆。广汽埃安过去几年卖得好,得益于其在2B市场——网约车和出租车市场的爆发增长,尤其是广汽埃安S,性价比极高。
![]()
广汽新能源的核心竞争力依然集中在广汽埃安系列上,技术积累主要体现在安全与动力效率方面。然而,与比亚迪、特斯拉等行业头部企业相比,其在续航性能和智能驾驶领域仍存在明显差距。
以Aion S Plus为例,其NEDC续航为510公里,低于比亚迪秦PLUS EV的600公里和特斯拉Model 3的556公里,显示出广汽在长续航赛道上竞争力不足;同时,Aion LX搭载的ADiGO 3.0系统仅具备L2+级辅助驾驶,而比亚迪Dipilot与特斯拉FSD已进入L3级别,智能化落后直接影响用户黏性。
从产品布局看,2024年广汽埃安全年仅推出一款新车——Aion Y Young,而同期比亚迪密集发布海豹DM-i、宋PLUS EV冠军版等五款新车型,迭代节奏明显更快,显示出广汽在新品周期上已被市场拉开距离。
财务层面也反映出这种差距。根据广汽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报,埃安研发支出仅7.06亿元,占总收入的1.66%;相比之下,比亚迪同期研发投入高达68.2亿元,占比5.1%。研发投入不足使得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节奏明显滞后,成为制约广汽新能源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尽管如此,广汽埃安即将迎来首款增程车型埃安i60的预售,以及与京东、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埃安UT super,这些新车型有望为销量带来新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