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物质颗粒、饲料颗粒、秸秆压制等领域中,环模颗粒机因其出料效率高、成型率强、适用范围广,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化制粒场景。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用户反馈设备出现“不出料”甚至“死机卡模”现象,不仅影响产能,还可能造成设备磨损或损坏。本文将由博力达&宇冠工程团队,从设备结构、压缩比匹配、操作规范、原料特性等多个维度,深入解析环模颗粒机不出料的核心原因及排查方案,助您迅速恢复产线效率,避免因误操作造成经济损失。
1. 压缩比选型错误
压缩比是环模颗粒机制粒工艺中最核心的参数之一。如果压缩比偏大,会导致物料在模孔中难以通过;压缩比过小,则颗粒密实度不足、易碎、不成型。尤其对于秸秆、稻壳、木屑、污泥等不同原料,其理想压缩比范围差异显著。
【解决方案】联系博力达&宇冠颗粒机技术客服,提供物料样本和含水率,我们可免费提供压缩比计算与定制模具服务,确保一机一料一比精配。
2. 原料含水率不达标
原料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模具堵塞,过低则摩擦热量不够,无法软化纤维、形成胶结反应。
理想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3%-15%;
实测误差需≤±2%,否则极易不出料或成粉末。
3. 模具堵塞或结焦
模孔堵塞是环模颗粒机不出料的主要“隐患”。初次使用未磨合,或使用过程中残渣未清理,都会造成模孔结焦、积碳,进而导致严重堵料现象。
【处理方法】使用高压气泵+环模清洗工具进行模具内壁打通,必要时更换模具。
4. 压辊压力设置不当
环模颗粒机依靠压辊与模具之间的线接触挤压力制粒。如果压辊压力偏小,物料无法被挤入模孔形成颗粒;若压力过大则可能损伤轴承系统。
【建议】调整压辊与模具间隙至0.1~0.3mm,并按说明书推荐扭矩逐级调试。
5. 电机或减速系统故障
主轴转速不足或电机负载异常也会导致模具无法带动压辊工作,表面看似正常运转,但内部无挤压力,实际无出料。
【处理方式】检查电机轴承是否松动、减速器油位是否达标、变频器设定参数是否异常。
6. 进料不均或喂料过快
一味追求高产能而加大进料速度,是不少用户犯的操作错误。喂料速度过快,原料在模腔中堆积,会引起卡堵,导致不出料或压辊空转。
【建议】安装变频调速进料器,与主机联动控制。
7. 模具未预热或未熟化启动
尤其冬季使用时,模具金属热胀冷缩不稳定,导致模孔阻力加大。设备启动应空载预热3~5分钟,让模具内表面形成润滑膜层。
8. 原料纤维结构异常
如树皮、棕榈丝、秸秆类原料若未经过充分粉碎或纤维长度超过20mm,将难以挤入模孔并压实。
【方案建议】采用适宜物料的筛网的高效粉碎机进行预处理。
9. 模具寿命到期磨损
模具长期使用后,孔壁光滑度下降,导致挤压力降低,物料无法顺利通过模孔。
【处理建议】每300-500吨产量检查模具孔径磨损度,超过标准即更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