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家、户外运动爱好者七堇年深入户外探险领域,登高海拔山脉、攀岩、洞穴探险、飞滑翔伞,置身稀薄空气、深穴高空,感受刺痛鼻腔的寒冷、恶心、头痛、疲惫,和无与伦比的壮美与崇高。置身户外,“那种崇高,一旦体会过,就再也没办法装作不知道了”。她用这些难得的心流体验滋养写作,将凛冽的新鲜气息注入小说文本。
在七堇年最新小说集《巧克力与佛》(新经典文化出品)里,一半是作为冒险家的普通人,在身体上克服地心引力,却逃脱不了社会框架的牵引;一半是作为普通人的冒险家,被固定在两点一线和朝九晚五,却在日常生活的平静角落,经历心理层面的非凡历险。
书名“巧克力与佛”,是第一个故事的篇名,源自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书里的一个细节:主角在一次爬山过程中又累又饿,快要不行了,他非常想吃一块巧克力。这时候,他的朋友说,这块巧克力,就是你的佛。凯鲁亚克写了一群天真又迷惘的年轻人,借助朴素而自由的生活,去反抗资本主义“工作—生产—消费”这一闭环式牢笼。
这是如今年轻人同样面对的议题,也是七堇年这部小说集的精神内核——有人醉心于户外,在身体上克服地心引力,却逃不了社会框架的牵引;有人被固定在两点一线和朝九晚五,在风平浪静的日常里,经历内心的跌宕汹涌。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人都要面对本质上的无聊,都要思考如何处理自己的存在。
就如作者在某次攀岩的下午,一个疲惫的“巧克力瞬间”,突然顿悟:既然我可以如此毫无功利心地热爱一项运动——哪怕它毫无意义、百无一用,自己注定成不了高手,仍然乐此不疲——那我还有什么“无意义”不能接受?
通过反复书写丧气的人、不规则的人、突然失去位置的人,这本书想告诉读者:人有巨大的弹性,去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不走大路的人,在世界上也有自己的位置。
“如果说文学已经是小众的,那么这样的题材,真是小众中的小众,窄之又窄的路……但至少,我找到了一条路。哪怕它再小,再绕,走起来也是风景宜人,自我愉悦的。”七堇年写道。
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收录的《火空海》一篇,获《当代》《收获》“年度中篇小说”。“《火空海》在用一种反叛的姿态对抗着社会对现代人与城市生活的挤压。作者在用山野的召唤来对抗这种单一的现代生活,即便这对抗如此地孤寂……”探险爱好者、《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作者宋明蔚文认为,“她清楚这种书写并非为了迎合某种时代的情绪或是收获市场上的成功,而是如登山者般义无反顾地走进山川,孤独却陶醉地漫步在这小径上。如今,她的文学漫步本身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