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酒协发布《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内含多项具体规划

0
分享至


11月12日,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第四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国际化大会暨《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发布仪式在山西太原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其中,该《纲要》正式发布了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建设“139”计划,其指出,将以“构建中国酒学、双遗产申遗和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保护利用、加强新文化IP打造”为重点,以建立“中国酒业新文化9大体系”为主要任务,相关内容如下:


(一)构建中国酒学

1、《中国酒学·资料汇编》,汇编至100卷(全产业、全社会征集著作,科学评估,尊重知识产权,择要纳入)。

2、《中国酒学·中华酒典再造善本》,完成。

3、《中国酒学·典籍中的酒》,完成5卷。

4、《中国酒学·学科目录》,定稿并发表。

5、“中国酒学·学术访谈”,完成30期。

6、“中国酒学·学术研讨会”,不定期召开。

(二)双遗产申遗和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保护、利用

7、不遗余力推动中国酒业双遗产申遗。

8、完成“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第一批、第二批认定。

9、加强“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10、推动“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活化、开发、利用。

(三)加强中国酒业新文化IP打造

11、在“十四五”基础上,继续扩大并固化新文化IP。

12、“中国酒业新文化IP交流讲坛”,不定期召开。

13、完成“中国酒业新文化IP”第二批认定。

(四)产业与企业文化体系

14、编印《中国酒业产业与企业文化》。

15、召开“中国酒业产业与企业文化大会”。

16、为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赋能。

(五)组织体系

17、成立“中国酒业考古研究中心”“中国酒业文化体验研究中心”“中国酒业文创科创中心”等智力支持机构,为“十五五”体系建设赋能。

18、继续推动酒企文化组织建设。

(六)标准体系

19、发布《中国酒业口述史团体标准》。

20、发布《中国酒业博物馆团体标准》。

21、发布《中国酒业企业文化团体标准》。

(七)人才培养体系

22、成立“中国酒业新文化学院”,开展高级文化人才培养。

23、继续拓展“中国酒业新文化学院(企业分院试点)”。

24、构建中国酒业文化师职业资格体系,并展开认定。

25、与产业相关培训机构联合开展文化培训。

(八)酒文化研究体系

26、合作编撰《中国酒业史前考古》。

27、合作编撰《中国酒业酿酒遗址》(若千分册)。

28、编印《中国酒业口述史》系列丛书,纳入《中国酒学资料汇编》。

(九)文化体验营销体系

29、依托“中国酒业文化体验研究中心”,推出《中国酒业文化体验蓝皮书》。

(十)文创科创系统创新体系

30、继续研究推出《企业品质发展报告》。

(十一)博物馆体系

31、推广、落地《中国酒业博物馆团体标准》。

32、指导完成部分企业博物馆建设。

(十二)诗酒文化创新体系

33、充分借鉴社会各界活化中国诗词的新方法、新形式、新表达,与文化名人、学者合作,创新诗酒文化表达。

34、不断鼓励诗酒文化新创作,结集成书。

35、开展认定“中国酒业新文化音乐经典”,鼓励倡导诗酒文化音乐创作、歌舞剧创作。

同时,《纲要》还重点回顾了中国酒业“十四五”新文化工作的20项创新,共43个分项。以下为相关主要内容:


一、中国酒业产业文化理念体系

1、宋书玉理事长于2022年提出了“中国酒业产业文化理念体系”,获得了产业广泛认同。

二、中国酒业新文化发展纲领

2、中国酒业协会于2023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酒业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33条”),产业文化有了统一的发展纲领。

三、中国酒业新文化理论探索


宋书玉理事长先后对中国酒业新文化进行了多次系统阐述。

3、活态文化理论。

4、中国酒业3.0创意新时代论。

5、中国酒文化价值论。

6、汉酒文化体系论。

7、中国酒文化学的基本形态。

8、“三理性”消费时代的三个“个性化”方向。

9、中国酒业国际化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四、中国酒文化月

10、连续四年举办“中国酒文化月”,对50个企业的200余项文化活动进行了梳理、传播。

五、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团体标准

11、发布了中国酒业第一个文化管理类团体标准。

六、中国酒学

12、提出了“中国酒学与中国酒文化学”。

13、《中国酒学资料汇编》完成两编、共24卷。

14、起草了《中国酒学学科目录》。

15、《中国酒学·中华酒典再造善本》,完成编印《觞政觚编》一卷。

16、《中国酒学·典籍中的酒》,完成编印第一卷(汾酒)。

七、中国酒业新文化IP

17、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大会,举办四届。

18、中国酒文化大会,举办两届。

19、汉酒文化大会,举办两届。

20、中国酒业华夏酒美学大会,举办两届。

21、2024“汾酒试点”伏曲大典,举办一届。

22、中国酒业硒麦丰收节,举办一届。

23、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举办一届。

八、中国酒业博物馆

24、完成“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文化博物馆”。

25、完成“中国酒业协会黍酿博物馆”。

26、完成“中国酒业协会酒上酒博物馆”文化工作。

九、中国酒业新文化案例库

27、开展“中国酒业文化遗产保护经典案例”“文化运营经典案例”“中国酒业文化 IP”认定,建立中国酒业新文化案例库,收录100多个经典案例。

十、中国酒业新文化人才库

28、开展“中国酒业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人才”“中国酒业新文化双创人才”“中国酒业撰稿人”认定,建立“中国酒业新文化优秀人才库”,已达100余人。

十一、中国酒业“文创科创”探索

29、中国酒业“文创科创”皇沟试点,初步形成模式。

30、编撰了《洋河绵柔品质发展报告》。

31、编撰了《郎酒庄园品质发展蓝皮书》。

十二、中国酒业协会文化报

32、建立了中国酒业文化思想交流、文化工作传播的唯一平台,发表文章500余篇,其中原创300余篇。

十三、中国酒业新文化智库

33、基于文化IP的打造,中国酒业新文化智库初具规模。

十四、中国酒业新文化学院试点

34、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创办了“中国酒业新文化学院(馥香书院),第一批学员2025年底毕业。

十五、中国酒文化国际推广基础工程

35、编印了《中国酒文化国际推广手册》。

36、编撰了《中国酒文化双语辞典》(征求意见版)。

37、通过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大会、中国酒文化大会、汉酒文化大会,形成多个国际化报告。

十六、中国酒业考古研究

38、“杏花村遗址及周边酿酒考古”,形成初步研究报告。

十七、中国酒业口述史研究

39、成立了“中国酒业口述史研究中心”,为中国酒业口述史研究赋能。

十八、企业文化组织建设

40、初步建立起了“中国酒业新文化专员”队伍。

41、在“中国酒业新文化 33条”的倡导下,多个企业新成立了“文化研究院”“企业文化中心”;条件不具备的企业,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文化专员。

十九、企业文化指导工程

42、对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企业文化创新方案》。

二十、品牌文化指导工程

43、对部分中小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提出了《品质个性化与文化个性化发展建议》,取得初步成效。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微酒 incentive-icons
微酒
学卖酒,看微酒
11925文章数 73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