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无锡法院过去两年在推进实施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工作机制中采取的相关举措、取得的实际效果,并发布典型案例。
![]()
![]()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专业化、多样化趋势。为高效化解才企纠纷,无锡市法院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部门,创新推出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工作机制。该机制实施以来,已成功处理相关案件460余件,成为无锡司法保障人才与企业发展的亮眼品牌。
据统计,2024年以来,无锡地区涉科技型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稳步增长,纠纷类型涵盖人才引进、岗位调整、股权激励、竞业限制等多个领域,涉及生物制药、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高技术产业。面对案件数量上升、类型复杂化、审理专业化的挑战,无锡法院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完善与行动保障,推动纠纷化解从“裁判决断”向“源头治理”转变。
在理念上,无锡法院坚持“才企双保护”,尊重劳资双方意思自治,妥善认定高层次人才聘用合同中的个性化条款。在一起医疗公司区域副总裁劳动合同纠纷中,法院认定“提前三个月通知解除”约定有效,支持劳动者获补偿10万元。同时,法院注重平衡企业与人才利益,在一起技术总监竞业限制案中,既认定劳动者违反忠实义务,也合理界定企业技术秘密范围,厘清双方权责。
制度层面,无锡法院建立特邀调解资源库,吸纳技术专家、企业代表参与调解,提升纠纷化解的“技术含量”;构建裁审对接机制,统一立案、保全等环节标准;并率先在全省设立技术专家咨询库,借鉴“技术调查官”制度,为案件审理提供专业支撑。在一起光能公司竞业限制纠纷中,法院借助专家意见,认定企业研发材料处于探索阶段,不限制参研人员再就业,保障了人才合理流动。
行动上,无锡法院推动“调裁审一体化”与太湖人才“优盾行动”、安商惠企“十户千万”专项行动深度融合,打造“锡心讲”法治宣讲团,开展“云上课堂”普法直播,观看超150万人次。此外,法院在滨湖区、新吴区、惠山区等地设立人才法治保障基地、共享法庭和巡回审判点,提供“一站式”纠纷调处、用工体检等服务,累计走访企业100余家,召开座谈会23场,帮助企业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典型案例也反映出司法实践的创新与温度。在一起物联网企业高管竞业限制纠纷中,法院通过一揽子调解,一次性解决劳动关系、竞业限制、经费支付等多项争议,助力企业和人才回归研发正轨。在一起年薪制高管被调岗降薪案中,法院依据劳动合同约定,采取“就高原则”判令企业支付违约金9万元,显著提高违约成本,维护高端人才权益。
法院建议,科技企业应健全人事管理体系,做好人才背景调查,明确科技成果归属与退出机制;尊重人才专业性,赋予其更大技术决策权与资源支配权;并通过股权激励、项目奖金等方式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人才则应在入职前审慎选择平台,明确保密与竞业限制要求;关注成果考核与分配机制;离职时履行竞业义务,遇违法用工及时寻求司法救济。(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 徐恺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