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自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后,印方就总惦记着找回面子。加勒万河谷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地形复杂,海拔高,巡逻本就费劲。
2020年5月上旬,印军开始在这一带搞小动作,他们从后方调来部队,修建土路和障碍物,堵住中方正常巡逻路线。
中方边防部队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表达关切。5月20日,印度媒体在政府授意下炒作,其实这是印方转移视线,故意制造紧张。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边境事务应按双边协议办,不搞单方面行动。
6月4日,印媒又放风,说双方开始后撤,这消息听着像缓和,但骨子里印军还在推进工事。
6月6日,中印军长级会晤在中方一侧举行,双方谈了巡逻和脱离接触的事。印方代表口头承诺,不在加勒万河口越线巡逻,也不修建设施,还同意分批撤军。
6月7日,印度外交部发声明,强调遵守协议。这听着挺好,像是迈出实质一步。可印方这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不是头一回了。会晤刚结束没几天,6月15日晚,印军第81旅下属比哈尔联队第16营,就违反约定,约600人携带钢管棍棒,进入中方境内,拉铁丝网建工事。
中方边防团长祁发宝带10多名官兵上前交涉,要求印军撤回。印方不听劝,反而人数越来越多,从山后涌出,围住中方人员。印军先动手,用棍棒石块攻击,引发激烈肢体冲突。
这场冲突持续几小时,印方伤亡严重,2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中方4名官兵牺牲,多人负伤,但我们部队以少敌多,顽强阻挡,守住了实际控制线。
![]()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6月19日记者会上直言,印方蓄意挑衅,造成严重后果。
冲突中,印军比哈尔联队第16营营长桑托什·巴布上校,是带头执行越界任务的。他37岁,2004年从普纳国防学院毕业,早年在克什米尔一线服役,2020年2月刚升上校。这人家庭条件在印度算不错的,父亲是银行职员,有退休金,自己还有一对儿女。
可惜,他卷入印方指挥链,这次行动直接酿成惨剧。
巴布接到命令后,率部拆除中方会晤帐篷,继续推进铁丝网。中方交涉时,他指挥士兵围堵,发起攻击。混乱中,巴布头部遭钝器重击,当场死亡。印度官方后来确认,他和两名士兵死于河谷事件。印媒报道说,巴布头上有明显伤痕,其他士兵部分落水溺亡。
我国祁发宝团长头部重伤,摄像组陈红军等5人保护团长时也受伤。陈祥榕、肖思远等在前沿阻击,牺牲时年仅19岁。4名烈士包括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用行动捍卫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祁发宝后来获“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激励全军。
![]()
印方损失大,暴露了他们指挥失当和准备不足。巴布作为执行者,死在自家行动失败上,印度国内虽追授他马哈维尔查克拉勋章,但这掩盖不了事实:越界进攻,必然吃亏。中国军队不主动挑事,但绝不退让。外交部6月24日发言重申,印方应反省,停止危险行为。
冲突后,中印没让事态升级,而是坐下来谈。6月下旬,双方通过外交热线沟通,6月22日又开军长会晤,商定脱离接触原则。印方承认越界,同意拆障碍。中方强调协议执行,逐步恢复巡逻。7月,加勒万河谷周边部队后撤,印军车辆离开,现场清障。
2020年下半年,谈判继续。2021年2月,班公湖南北岸脱离接触,印军从指状丘撤出,中方也相应调整。整个过程,军长级会谈开了21轮,工作机制会议30多轮。
![]()
如今,边境形势好转,但警惕不能松。加勒万事件教训深刻,印方应彻底反省,别再玩火。咱们中国,坚定维护主权,同时间接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印作为新兴国家,合作空间大,何必在边境纠缠?
参考资料
金一南:印度应该从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汲取教训,回归理性清醒 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