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困惑:“我晚饭吃得很少,为什么早上血糖还是降不下来?”其实,空腹血糖就像一个复杂的“警报器”,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被你忽略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揪出这些“隐形推手”,科学应对!
![]()
一、夜间有“鬼”:分清“黎明”与“苏木杰”
这是导致空腹高血糖最常见,也最容易被混淆的两个“夜间幽灵”。
1、黎明现象:你的身体在“自助加油”。清晨(约3-9点),人体会自然分泌皮质醇等升糖激素,为白天的活动做准备。如果自身胰岛素功能不足,无法压制这些激素,血糖就会升高。特点: 夜间无低血糖,血糖从凌晨开始稳步爬升。
对策: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晚餐前或睡前的降糖药用量,或使用长效胰岛素。
2、苏木杰现象:这是一次“过度的反击”。简单说,就是夜间发生过低血糖,身体为了自救,紧急调动升糖激素,导致第二天早晨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特点: 夜间(尤其2-3点)有心慌、出汗、做噩梦等低血糖症状,或监测到低血糖。
对策: 切勿自行加药! 反而应咨询医生,减少导致夜間低血糖的药物剂量。
笔者看法: 两者对策完全相反,弄错了会雪上加霜。建议糖友偶尔监测一次凌晨3点的血糖,这是区分两者的“照妖镜”。
![]()
二、用药的“坑”:吃对药不如会吃药
1、药不对症: 降糖药有“分工”,有的主攻空腹(如二甲双胍缓释片、某些长效胰岛素),有的主攻餐后(如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用降餐后血糖的药来对付空腹高血糖,好比用手枪打坦克,效果甚微。
2、服药随意: 漏服、晚服、随意减量,都会让药效出现“空窗期”,导致血糖失控。
笔者看法: 降糖方案是医生为你量身定制的“作战计划”,务必遵医嘱执行,不要自己做“参谋”。
三、被忽略的生活细节
1、晚餐是个“技术活”
晚餐吃得太晚、太多,或者睡前忍不住来顿夜宵,都会让你的血糖在整个夜间都“高位运行”,第二天空腹血糖自然居高不下。建议: 晚餐最好在7点前完成,清淡为主;如需加餐,选择牛奶、鸡蛋等低升糖食物。
2、测量方法错了!
“空腹血糖”指的是清晨起床后、未进行任何运动、未进食至少8-10小时的血糖。 如果晨练后再测,身体在运动刺激下血糖已升高,测出的已不是真正的“空腹血糖”,会误导用药。
3、睡眠,最好的“降糖药”
熬夜和失眠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促进肝糖原释放,导致血糖升高。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其降糖效果有时堪比一味良药。
4、压力与情绪,看不见的“糖”
长期处于工作、家庭的压力下,身体会启动“战斗或逃跑”模式,同样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管理情绪,也是管理血糖的重要一环。
5、牙周健康,意想不到的关联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炎症,会加重全身的胰岛素抵抗。美国牙科协会明确建议糖友要勤刷牙、用牙线、定期检查。保护好牙齿,也是在保护你的血糖。
四、饮食结构的大问题
1、高脂饮食: 别以为只有糖才升糖!《欧洲营养学杂志》研究指出,大量摄入饱和脂肪(如肥肉、黄油)会直接加剧胰岛素抵抗,让胰岛素“干活”效率变低。
2、不吃早餐: 这是大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会导致午餐和晚餐后的血糖峰值更高,造成全天血糖水平“水涨船高”。
![]()
管理空腹血糖,是一场需要明察秋毫的“侦探游戏”。它不仅仅与“吃什么”有关,更与你的用药、睡眠、情绪、甚至口腔健康息息相关。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找到那个一直被忽略的“盲点”,从源头入手,让空腹血糖稳稳达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