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通讯员 张保 记者 张帆
![]()
建设中的金建高铁。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这里是中国经济的强劲引擎,是开放与创新的热土——长三角。如今,一条条钢铁动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密度在此交织,正深刻重塑着区域发展的经济地理,为这片沃土注入奔腾不息的新动能。
作为浙江交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浙江交通集团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十四五”以来至今年10月底,集团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850.67亿元。随着湖杭、杭温、沪苏湖、杭绍台等一条条高铁巨龙相继腾跃,长三角“金南翼”的血脉愈发畅通,“轨道上的长三角”正从蓝图驶入现实,为区域综合竞争力提供着坚不可摧的支撑。
“1小时交通圈”照进现实,时空距离深刻重构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核心在于“联网、补网、强链”。如今,浙江已拥有13个出省通道,辐射5个省市,一张以杭州为中心,覆盖长三角与省内主要城市的“1-2小时高铁交通圈”已清晰呈现。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浙江陆域“1小时交通圈”的圆满合龙。杭温高铁的通车,实现了从省会杭州到省域最南端温州的快速直达,一小时左右即可跨越山海,完成了浙江交通格局的历史性跨越。
这条纵贯浙江南北的350公里时速大动脉,与湖杭、沪苏湖等多条高铁协同联动,共同构筑起沪昆通道的重要辅助廊道。最直接的体现是,长三角最南翼的温州至上海的时空距离,被压缩至约2.5小时。
而沪苏湖高铁,更在湖州与湖杭、宁杭、商合杭高铁无缝握手,形成了一个贯通沪、苏、浙、皖的“十”字型高铁枢纽。上海虹桥至浙北湖州,55分钟即可抵达,一条一次性贯通沪苏浙的黄金通道全面打通,为长三角迈向世界级城市群铺下了坚实的基石。
![]()
建设中的衢丽铁路。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时空巨变激活“同城效应”,区域发展焕然一新
轨道延伸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经济与生活的无限可能。2024年,长三角高铁线网密度已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日均客流超200万人次。发达的铁路网,让“双城记”“多城记”成为常态,深刻改变了企业与人才的发展逻辑。
“研发在杭州,生产在仙居,市场在上海。高铁让产品从工厂到上海市场最快仅需2个多小时。”浙江普可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的感受,是无数市场微观主体的真实写照。高铁扩大了企业的“人才圈”和“朋友圈”,使得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同时共享中心城市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成为可能。
这种“同城效应”在结束不通铁路历史的县市尤为动人。“十四五”以来,随着多条铁路通车,嵊州、新昌、东阳、磐安、天台、仙居等6个县(市) 填补了铁路空白,惠及沿线329万人口。
“高铁时代,就是浦江新质生产力的‘提速时代’。”浦江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它方便了杭州、上海的技术人才来浦江交流,也增强了我们吸引产业链企业的能力。我们的开源鸿蒙华东创新中心,已经孵化出智慧杆、智能锁等产品,吸引了一批生态企业落地。”
文旅产业是最先感受到高铁热度的领域。浦江县推出高铁游客免门票政策后,核心景区接待量与周边民宿入住率应声而涨。“半小时达杭州、一小时抵温州”的时空优势,正迅速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和区域联动发展的新动能。
![]()
建设中的通苏嘉甬铁路。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标杆工程铸就“金名片”,站城融合开辟新空间
2024年8月,杭州西站枢纽工程荣获被誉为“全球工程界奥斯卡”的布鲁内尔奖,向世界递出了一张闪亮的中国交通“金名片”。作为全国首座采用“站场拉开、中部进站”模式的铁路站房,它不仅节约集约用地,更开创了“站城融合”的新范式。
作为“轨道上的长三角”关键节点,杭州西站单日到发客流峰值曾达17.5万人次。从这里出发,1小时至上海,4.5小时到北京,6.5小时抵香港,高效联通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依托西站,杭州正全力打造“云城科创CBD”。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已集聚650余家高科技企业,累计产值超1500亿元;浙大超重力实验室进入带载调试,将成为世界领先的科研重器。从一座车站到一座新城,杭州西站正驱动城西片区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目光转向海上,世界在建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建设进度已过半。这座全长29.2公里的超级工程,是当之无愧的控制性枢纽与关键咽喉。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苏嘉甬高铁总投资超千亿元,是浙江“交通强省”的标志性项目,预计“十五五”期间建成。通车后,将实现杭州湾两岸1小时直达,构建起宁波至上海、苏州“1小时交通圈”,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区域联动。
![]()
杭温高铁二期。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轨道上的长三角”故事,仍在续写激动人心的篇章。“十五五”期间,浙江交通集团将持续推进通苏嘉甬、金建、衢丽、温福、沪杭高铁等11个重大项目建设,致力于实现路网广度与枢纽能级的双跃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更强“交通引擎”。
未来的画卷更为恢弘:沪杭高铁将强化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与上海科创资源的直接对话;衢丽铁路将贯通浙西南山区,加速山区县与核心城市的要素流动;温福高铁将与杭温高铁无缝衔接,使杭州至福州的铁路通行时间缩短约40分钟,扩大长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创新半径……
这张越织越密、越行越畅的现代化铁路网,早已超越了物理通道的范畴,它更是经济廊道、发展跑道,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