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2日讯 今年以来,潍坊昌邑市坚持打造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医保经办管理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紧紧把好医保基金入口关,实现职工医保应参尽参、应收尽收。精准定位,数据赋能,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主动发现和服务于未参保人群。通过大数据筛查与主动服务相结合,积极与卫健、教育、公安、人社、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和交叉比对,精准识别出新生儿、新毕业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失业再就业人员等目标群体。从“被动登记”到“主动触达”,基于数据分析,通过短信提醒、APP推送、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等方式,进行精准的政策宣传和参保引导,确保“一个不漏”。定期对减员人员进行参保信息分析比对,对可参保扩面群体,主动做好参保登记,实现“免申即参”。前三季度,共为2200余名单位减员职工做好参保登记,确保参保缴费不中断,无缝衔接。破除壁垒,拥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地限制,取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的户籍限制,保障其“在哪就业、就在哪参保”的权益。上半年积极与快递行业主管部门联系沟通,对昌邑市6家快递企业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动员28人新参加职工医保。参保扩面工作的“亮”不仅在于扩大了“面”,更在于提升了“质”,通过精准、智能、有温度的服务,努力将每一位公民都纳入到国家医疗保障的安全网之中。
常态化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持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医保局2025年度第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参保职工身后一件事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取工作,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主动与成员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加强全链条上所有事项的衔接,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提高经办服务质效。进一步巩固前期综合柜员制改革成果,找准存在的问题堵点,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配套措施,真正打造“服务集成化、流程标准化、服务便捷化、管理高效化”的昌邑医保综合柜员制模式。建立前台工作人员与各后台支持科室联动机制,每天由2名工作人员做好前后台业务交接,重点协调解决受理材料不全的情况,符合容缺办理的先容缺受理材料,后采用微信、邮寄、电子邮箱等方式线上补正。特别是针对电话咨询业务的情况,做到接电话咨询时问清事项、政策解答准确明了,有效避免办事群众多跑腿现象。强化热线工单和信访事项梳理,找准医保经办服务中存在的堵点、难点,持续提升经办服务质效。9月份,业务受理科对承办的2025年前三季度175件12345热线工单进行梳理排查,对反映比较集中的56件参保缴费政策咨询、68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发放工单逐一分析,及时对接热线部门针对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补充知识库1次。
服务全域化,构建“市域通办”网络,实现服务覆盖的“去中心化”。推行医保经办服务市域通办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地跑” “折返跑”等问题。全面试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在市域范围县(市、区)医保大厅服务窗口无差别通办,打破属地限制,全方位打造“就近能办、异地可办”的市域通办政务服务模式,截至10月底,市民之家医保窗口共办理“市域通办”事项235件,其中线下窗口跨区域咨询类业务187件,其他48件涉及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普通门诊改签、参保人员信息变更等服务事项,服务周边潍城、峡山、寒亭等11个县市区的办事群众,有力促进了医保经办服务由“可办”向“易办、办好”的转型升级。让参保群众切实感受到地域限制的打破和行政壁垒的消除,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和工作时,不再受医保参保地的束缚,享受到均等、便捷、高效的医保公共服务。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潍坊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