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毛旭辉 Mao Xuhui
毛旭辉 Mao Xuhui,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85美术运动“新具像-西南艺术家群体”领衔者。1956年6月生于中国重庆,当年随父母移居昆明至今。198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任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会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第六届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云南油画学会副会长,昆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昆明风景画协会理事。
毛旭辉已广泛在欧洲 - 亚洲城市展出,包括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纽约,旧金山,巴塞罗那,博洛尼,巴黎,巴黎和伦敦。他的艺术品包括在许多有影响力的展览中,例如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展览,《内在:新中国艺术》(1998年),由亚洲社会纽约共同组织,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和香港艺术博物馆。他的作品是由著名的国内和国际画廊和博物馆收集的,新闻媒体在全球宣传,并在艺术史书籍和学术期刊上发表。
01 创作路径
在1980年代,毛旭辉是云南“新具象”绘画的倡导者。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思想解放的浪潮中,他以充满表现力和悲剧色彩的笔触,描绘都市生活中的焦虑、压抑与灵魂的挣扎。代表作《红色体积》等,用扭曲、躁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了生命在特定环境下的紧张与不安。与此并行的,是他对云南“圭山”地区的持续描绘。红土、牧羊人、朴素的村民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种永恒、坚韧的生命力。圭山系列成为他艺术中一块温暖而坚实的“精神家园”,与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照。
![]()
红色体积
《20世纪中国艺术史》P813,30-19
1984
进入1990年代,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毛旭辉的创作转向对权力结构的隐喻性批判。他开始了标志性的 “家长”系列。最初,“椅子”作为权力的宝座出现,随后演变为“剪刀”这一核心符号。剪刀,这个日常、普通甚至私密的物件,在他的画作中被放大、孤立、并置于庄严的构图中心。它既是权力的象征(切割、决断),也是秩序的隐喻(修剪、规范),同时蕴含着暴力与保护的矛盾性。这一阶段的作品色调更为深沉、凝重,形式趋于简洁,充满了纪念碑式的肃穆感。
![]()
倒立的剪刀
纸本水彩
44.5x31.5cm
1999
2000年以后,毛旭辉的创作在“剪刀”和“椅子”等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他更加注重形式的纯粹性与精神的纯粹性。色彩的运用更加主观和强烈,构图极具张力。在“圭山”系列中,他重新回归这一主题,但笔触更为概括、色彩更为凝重,展现出对生命本源和自然力量的永恒追问。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静物画,将日常物品如瓶子、沙发等提升至与“剪刀”同等的精神高度,探讨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
倒下的靠背椅·滇池黄昏
布面油彩、丙烯
80×180cm
2014-2018
作为“85新潮美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毛旭辉的艺术实践将中国表现主义绘画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的“家长”系列和“剪刀”符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批判性思考和符号化表达的经典范例。他的创作不仅记录了个体心灵的轨迹,也折射了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变迁与知识分子内心的思辨。
02 本次参展作品
![]()
孤单·家长的黄昏
手工纸本炭精笔、水彩
46x48.5cm
2005
资料整合 |陈旭峰
排版 |陈旭峰
校对|陈旭峰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