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亿杉医疗CFO陈弘远。(背景英文译为:非你选择热爱,而是热爱奔你而来)
凌晨,一位武汉的“准妈妈”在熟睡中被手机发出的警报声惊醒,身侧的胎儿监护仪上赫然显示着胎心异常的波动曲线。在得到“疑似胎儿急性缺氧,速去医院”的确认后,一家人火速赶往医院。数小时过后,随着清澈的婴儿啼哭声响起,手术室外家属们揪着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这场“生死时速”考验的背后,小小的家用胎心监测仪功不可没,它的及时预警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
仪器的创造者——亿杉医疗E3A Healthcare(下文简称“亿杉”),是近年来医疗科技领域里一颗炙手可热的新星。公司核心团队拥有来自全球顶尖高校博士背景的科学家们,并获得了超过130项国内外专利成果。资本市场也对其青睐有加: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便获得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且在短短四年内就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在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今天,亿杉为何能脱颖而出?公司CFO陈弘远近日接受本刊专访,分享了亿杉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背后故事。
扬帆启航:驶向被忽视的女性健康蓝海
亿杉的故事始于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巧合——公司创始人李师豪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初的团队就在大学校园内的生物工程系教学楼E3A建立,而第一间办公室也恰巧在泊位同为“E3A”的一艘帆船上。“因为这个巧合,我们干脆就将公司命名为E3A Healthcare,这是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创业初期奋斗的一个印记。”陈弘远回忆道。团队中有科学家、有医生、有工程师....怀揣着共同的理想与抱负,这群年轻人从新加坡扬帆启航,意气风发、壮志满满,正如他们所言“it’s our very own Singaporean boat story, symbolizing the resilience and ingenuity that drive us forward.(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加坡帆船上的故事,象征着驱动我们前行的坚韧与独创力)”
这个充满情怀的开端,奠定了亿杉不拘一格的创新基因与人文关怀。他们敏锐地洞察到一个巨大的市场断层与社会议题:全球女性人口占半数,然而,针对女性健康的科研投入却仅占所有生命科学研发投入的约2%。“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陈弘远在采访中直言,“过去几十年的医疗创新浪潮中,女性健康领域几乎是一片‘沉默的荒漠’。”而这,激发了亿杉的使命。团队成员们将其在妇科、妇产科、生物传感器与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储备相结合,致力于在女性健康科技领域的空白处填补上创新性的一笔:他们将传统上需要每月到医院进行的胎儿监护,通过全球首创的非超声胎儿监护仪实现居家化、常态化管理,从而能够及时预警脐带绕颈、胎儿缺氧等风险。同时,他们也正为困扰全球3亿女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影响近60%女性的痛经问题,积极探索非药物的创新解决方案,意图在这片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开垦出新的绿洲。
双城协奏:落子深圳,航向香港
与部分利用香港桥梁角色、仅将市场与业务部门在港落地的企业不同,亿杉医疗做出一个独特选择——将核心实验室与研发团队扎根香港。“当时我们拿到香港X科技基金的投资后,发现新加坡在硬件上面临诸多挑战,”陈弘远坦言,“供应链成本高昂,马来西亚存在语言障碍,而新加坡保护本地人才的政策也使招募国际技术人员难度加大、成本上升。对早期硬件创业者而言,这些因素都使持续发展成为难题。”
那么,为何选择将研发重镇放在运营成本通常高于内地的香港?陈弘远指出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在港府研发资助的支持下,我们的实际成本低于内地。”他举例说明,香港的“研究人才库”项目为全球前100名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提供丰厚补助——企业每月可获得35,000港币资助,人才本人还可获得10,000港币津贴,相当于每位博士每月可获得总额45,000港币的支持,覆盖了大部分研发人员开支。“整体计算下来,我们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吸引了世界顶尖大学的科研人才加入。”与此同时,亿杉在深圳也布局了研发工程师团队,通过两地的精准分工与高效协作,实现了更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持续推动科研创新。
陈弘远特别强调,香港为已获内地认证的医疗器械提供了市场准入快速通道——仅需在香港卫生署完成登记备案,即可实现商业化销售。“今年我们已完成相关流程。香港市场规模虽有限,但用户付费意愿强、消费能力高。”他表示,亿杉在今年的另一桩大事便是有幸加入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大家庭,通过该平台对接了不少优质的本地医院与代理商资源,为快速适应和开拓本地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对于特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北部都会区规划,陈弘远持开放态度:“我们的理想是将深港两地的办公室融为一体,在北部都会区或深港科学园内建立核心化的全球总部。目前深圳团队约50人,香港团队14-15人。未来的理想状态就是将两地团队整合于一处,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运营中心。”
放眼未来:从“新”出发、从“心”出发
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到产业化的成熟产品,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陈弘远坦言:“将科研认知转化为用户友好型产品,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鸿沟。”他进一步指出,亿杉所开创的居家母婴监护赛道,过去完全依赖医院场景。“用户缺乏居家管理的认知,产品的可及性与便利性都不足。因此我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用户教育,与知名医生和医院合作推广。虽然前期困难重重,但当我们看到每一位孕妇开始意识到有更优解决方案,并愿意为此改变习惯时,这一切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长期事业。”
在陈弘远看来,妇幼健康领域正迎来转型的关键时刻。“这个曾经缺乏创新的领域,未来将与其他成熟的医疗细分市场一样,朝着居家化、可及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他以糖尿病管理为例,指出该领域已建立起从血糖监测到远程干预的完整服务体系。“妇幼健康领域也必将形成更丰富的产品与服务矩阵,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基于这一判断,亿杉正前瞻性地布局未来,包括针对更年期的激素管理等方向,通过器械与软件服务的结合,全面提升女性各生命阶段的生活质量。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陈弘远充满期待:“目前香港获批的药物已可在大湾区直接销售,这一政策若能延伸至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双向贯通,将极大促进市场的统一化进程。”同时,他也肯定了两地政府的支持政策:“我们充分享受到港府和前海管理局在研发资助、办公场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红利。无论是香港的‘高才通’计划,还是深圳面向港澳人才的服务措施,都为团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被问及创业过程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陈弘远沉思片刻,认真地回答:“是看到团队从十几人发展到近七十人的规模,这印证了我们所做的事业对社会是有意义、有价值且可持续的。”结束采访后,陈弘远背起双肩包匆匆赶往下一个行程。他步履轻快,在香港科学园的楼宇间穿梭,这里与繁华的中环有着相似的专业气质,却更添了几分创新的生机。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记者彷彿看到当年那些从新加坡E3A帆船泊位起航的年轻人们。同他们一样,无数个从0到1的新企业创业故事在这片充满朝气的土地上悄然生长——它们或许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改变历史、改变人类生活的下一个奇迹。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本刊记者 赵芃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