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有没有刷到经济学家朱宁的最新观点?
这位长期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学者近期明确表态:房价尚未真正触底,未来3-5年可能还要再调整20%-30%,建议持有老破小的居民尽早卖出,秉持现金为王的原则持币观望。
这番话一出,立刻在房产圈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手握老破小的业主们,更是炸开了锅。
朱宁的核心依据很明确: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探底区间,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和流动性快速枯竭,一线城市二手房调整幅度也在加大,而老破小作为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在市场下行期更容易陷入有价无市的困境。
他强调,房地产应回归消费品属性,而非投资品,居民需平衡不动产与金融资产的比例,避免在调整周期中被动套牢。但这个看似专业的建议,却遭到了网友的集体反驳。
上海内环老破小,步行5分钟到地铁,对口重点小学,周边三甲医院、商超齐全,只是房龄30年,打理后居住体验一点不差,为什么要贱卖?
专家逻辑有问题啊,让所有人都卖老破小,那买的人不是照样持有?
网友的质疑直击要害。
而现实中,老破小的核心价值确实难以替代。
北京西城区的老破小哪怕只有30平米,仅凭优质学区资源,价格依旧坚挺,杭州西湖边的老旧小区,因绝版地段,二手房成交始终稳定。
![]()
朱宁的建议曝光后,评论区直接分成两大阵营,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专家的网友认同现金为王,老破小的硬伤太明显了,没有电梯、户型老旧、停车位稀缺,未来年轻人越来越不待见,等老龄化加剧,想卖都没人接盘。
三四线城市的老破小已经开始贬值了,我家那套挂了半年没成交,降价20%才勉强出手,早卖早止损,还有业内人士补充。
市场调整期,老破小的流动性确实最差,改善型需求都盯着新房和次新房,老破小的接盘侠越来越少”。
反对方的吐槽却扎心又现实,顶尖配套是老破小的底气,医疗、教育、交通这些资源是新房比不了的,年轻人结婚要学区,老人养老要医疗,老破小的刚需属性一直都在。
我家老破小改造后直接变身网红房,极简风设计和智能家电,居住体验不输新房,网上好多人晒改造案例,怎么就成了该抛弃的资产?
更有网友灵魂拷问,专家只说卖,没说卖给谁,如果所有人都听建议抛售,老破小只会被压价,最后受损的还是普通业主。
把房地产当消费品看,那居住便利度难道不算核心价值?
老破小的配套优势,新房花十几年都未必能赶上。
争议的核心越吵越烈,有人纠结资产增值,认为老破小在房价下行期难有涨幅,不如变现换金融资产,有人坚守居住本质,觉得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房子,永远有存在的价值。
![]()
朱宁强调的尽早卖出,更适用于那些地段偏远、配套薄弱、无改造空间的老破小,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域,这类房子确实面临流动性枯竭的问题。
但对于一线城市核心区、配套成熟、有学区或医疗资源加持的老破小,其价值根基并未动摇。正如朱宁自己也承认,一线城市的公共资源宝贵,房地产的泡沫幅度最小,从估值角度仍有吸引力。
朱宁提到,旧城功能性提升将是未来房地产的新增长点,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配套设施升级等政策,都在不断提升老破小的居住品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推进老破小改造工程,通过优化户型、完善配套,让老旧小区重新焕发活力,这也意味着,老破小并非夕阳资产,只要有改造空间和优质资源,就有保值的底气。
说到底,网友愤怒的从来不是理性处置资产,而是一刀切的建议;争议的也不是老破小该不该卖,而是什么样的老破小该卖。
朱宁的观点核心是提醒投资者规避风险,但忽略了老破小的居住属性和配套价值。
对于普通业主来说,是否卖出老破小,不该只看房价走势,更要结合自身需求。
如果是刚需自住,配套齐全的老破小仍是优质选择;如果是投资持有,且房源缺乏核心优势,确实可以考虑变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