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亿美元建一个厂子就够了吗?
![]()
”科罗拉多矿场附近酒吧里,矿工把啤酒杯往桌上一磕。
![]()
他说的可不是段子:五角大楼刚挂出的招标,从图纸到投产最快也得四年,可F 35的磁体库存九个月后见底。
听懂了没?
美国现在得一边筹钱盖房,一边向对手买钥匙。
这事得拆开看。
第一段小镜头。
今年6月,包头那条千吨级永磁材料生产线刚剪彩,门口停着的货车车牌一半蒙着灰——它们要去的第一个卸货点就是天津港,再过几天这批货会在洛杉矶被贴上“次级供应商”标签。
中国这边用的是高丰度稀土,成本低一截,性能还涨了两成。
美国想跟进?
先等MP Materials把自家矿山的产能抬到设计值再说,可芒廷帕斯至今只跑满六成机器,工人说夜里常听见电镐空转的声音。
第二道槛是废料。
很多人觉得回收是“捡破烂”,偏偏中国已经把钕铁硼废料的炉火玩出了花:稀土集团刚敲定的示范基地,两年后35%的用料就能从边角料里抠回来。
美国能源部也投了3.2亿,可惜实验室数据离量产还有整整三道跨栏,专利号都才写到第43页。
还有法律这层紧箍咒。
德州议员放话要先保护地下水,环评直接把建厂周期拖长一年;波音的工程师只能在PPT里把“风险储备”四个字加粗,底下备注:“如果2026还解决不了,就去新加坡中转再进口。
”一句话,理想很绿,现实很钝。
最魔幻的是算账。
海关总署给的数,对美出口稀土吨数少了12%,可收钱还多挣了8%。
听着像段子,其实一点不新鲜:高端磁体单价往上翻,中低端砍单,美方买的正是那点“卡脖子”环节。
![]()
生意照做,只是价格按中国的节奏敲桌子。
有人会问:日韩不是也想撬墙角吗?
没错,日本掏了5亿美元到越南建厂,可投产仪式还没办,设备列表先被工程师吐槽:核心高温炉依旧要从中国订,交期8个月。
韩国浦项那7亿更长远,得去深海挖矿,海试成功都得是8年后的事儿,现在连船坞都空着。
真正有趣的对赌在期货盘。
上期所已经放风,明年推稀土期货,挂牌第一天就能把全球散单的价格聚到一张屏上。
别忘了,中国眼下手握178项回收专利、68%的永磁电机专利,话语权像雪球一样往下滚,对手只能眼睁睁看着雪线往自己脚背爬。
短期看,美国军工企业大概率走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先买中国的料,在越南或马来西亚做最后一道加工,包装成“非中来源”填表格。
嘴硬的人管它叫“去风险”,干活的人心里明白:先把生产线马达保住,再谈理想。
中期赌的则是废料江湖。
哪一边能把边角料的二次利用率先拉到50%,哪一边就能把对手的新矿山熬成鸡肋。
现在中国已抢跑一个身位。
至于深海、新材料这些“10年后见”的剧本,写归写,拍不拍得出来还要看钱袋子鼓不鼓。
全美一共23所大学开稀土专业,毕业生还不够波音一家分的;真要补上基建缺口,还得新建12个专用港口。
听着就头皮发麻。
说到底,这不是比谁攒的美元多,而是看谁能把产业链拆成乐高继续玩。
中国已经把说明书写成了行业标准;美国这边,图纸才印好第一页,卡车司机还在罢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