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45年抗战即将胜利之时,著名的“史画家”梁又铭先生举办了一场画展,特别展出了自己创作的24幅反映抗战空军代表性战例的油画。这些作品首次向公众展示,其中一幅名为《只翼荣归》的画作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关注。
画作展示了一架中国空军的霍克Ⅲ战机与日机相撞后,失去了左上机翼的三分之一及全部左下机翼,而远处的日机已被切成两半坠落。梁又铭根据空军的真实战例创作了这幅画,画中的霍克Ⅲ战机飞行员正是本文的主角——袁葆康。
![]()
袁葆康,上海人,生于1914年,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与“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是校友兼好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生们群情激昂,纷纷举行各种反日活动。然而,圣约翰大学是一所非常保守的学校,禁止学生进行各种爱国活动,袁葆康对此极为反感。
为了抗日救国,他决定弃笔从戎。1933年,袁葆康中断大学学业,考入笕桥中央航校第五期驱逐科。抗战全面爆发时,袁葆康隶属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队,担任“四大金刚”之一刘粹刚的僚机,成为最早投入抗战的主力飞行员之一。
![]()
荣誉与战绩
袁葆康的战斗生涯中,多次展示了惊人的胆识与技艺:
- 1937年8月21日:在扬州机场空战中,击落一架日军96式陆上攻击机。
- 1937年8月23日:在护航任务中,再次击落一架日军中岛90式舰上战斗机。
- 1937年9月20日:与刘粹刚共同击落两架日机。
- 1937年10月11日:在南京上空撞击敌机,成功迫降。
- 1938年3月8日:在风陵渡轰炸任务返航时,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
这些战绩使袁葆康在国外的航空历史书籍《空军王牌》和《空战王牌1915—1974》中被记录为击落8架敌机,被称为中国空军的第一空战英雄。然而,在中国空军的正式统计中,他的战绩只有5架。即便如此,他的英雄事迹和战斗精神依然深深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1937年8月16日上午,第五大队24、25队的15架霍克Ⅲ战机在大队长丁纪徐的率领下,从扬州机场起飞,前往上海虹口执行轰炸任务。当我方战机飞临敌阵上空进行投弹时,一架日军海航95式水上侦察机悄然插入我方阵型,出现在史昌龄驾驶的2409号机身后,企图偷袭。
史昌龄惊慌之下匆忙拉杆爬高,结果因突然的升力过猛导致上下机翼的连接钢线断裂,飞机几乎失去控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已完成投弹任务并飞行在史昌龄上方的袁葆康发现了险情,急忙驾驶2404号机俯冲而下。他迅速开火,用一个长点射将那架95式水侦从史昌龄座机后逼走。随后,袁葆康利用霍克Ⅲ战机优于日机的机动性,紧紧咬住敌机。经过几个回合的缠斗,那架日机最终被击落在上海杨树浦附近,这是袁葆康的首个战果。
![]()
此后,袁葆康战果累累,在短短两个月内击落了7架日机,成为当时中日双方阵营中的第三位王牌飞行员(前两位分别为乐以琴和刘粹刚)。1937年8月21日,日军派出6架轰炸机空袭扬州机场,丁纪徐率领袁葆康、董明德等6机升空迎敌。袁葆康在这次空战中击落了一架96式陆上攻击机,敌机坠落在如子皋以东。
8月23日,袁葆康随24队队长刘粹刚等3人,护航我方轰炸机前往吴淞口执行反登陆作战任务。在浏河上空,他们遭遇了多架日军中岛90式舰上战斗机。袁葆康不畏强敌,再次击落一架日机。
![]()
9月20日,刘粹刚率领袁葆康和信寿巽两人拦截日军的10架96式陆上攻击机。战斗中,袁葆康率先击伤了尾随的日机,但他们随即陷入了由9架日机组成的半圆形火力包围圈中。
在这危急时刻,经验丰富的刘粹刚瞅准时机,带领袁葆康和信寿巽从日机火力包围的缝隙中突围而出。此次战斗中,刘粹刚和袁葆康各击落一架日机。
![]()
由于开战以来空军的绝对主力第4大队战机损失严重,9月21日,指挥部调集该队成员前往兰州接收苏联援助的战机,整个东南战区的空防任务落在了第5大队24、25两个队的肩上。
由于减员严重,原每日值勤的3机编组被调整为2机编组。袁葆康作为僚机,与刘粹刚编为第1小组,负责首都上空的防卫。刚完成编组的第二天上午,袁葆康和队长刘粹刚就在南京上空各击落了一架日军轰炸机,这对王牌飞行员组合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
![]()
10月11日上午,日军出动20架飞机空袭南京,第24队全部7架战机升空拦截。罗英德和张韬良、徐葆畇和范涛两组4机围攻并击落了一架日机。袁葆康则单机迎战一架日机,虽然多次击伤敌机,但始终未能命中要害。此时,他的机枪突然卡壳,眼看日机即将逃脱,袁葆康心急如焚,横下一条心,瞄准日机,开足马力撞了过去。
只见日机整个右机翼完全被撞断,而袁葆康的霍克Ⅲ尾翼和油箱也受损(真实战例与油画稍有不同)。袁葆康最终在江阴迫降成功,仅受轻伤。伤愈后,他重返部队,随后担任了第26队上尉队长。在刘粹刚和乐以琴相继牺牲后,袁葆康成为空军头号王牌,但他的状态却大不如前。
![]()
1938年3月8日,时任第25队副队长的袁葆康与大队长黄泮扬各率6架伊-152战机飞往风陵渡,轰炸敌炮兵阵地。返航时,他们与袭击西安机场后返航的14架日机遭遇,袁葆康在此役中击落一架敌轰炸机,这也是他战斗生涯中的最后一架战果。
1939年后,袁葆康因严重的肺病退出了空军一线作战部队,转任陈纳德的翻译兼助手,官至中校。抗战胜利后,由于反对内战,并且不愿拍马奉迎上司,袁葆康遭到排挤,最终选择赴美读书。
荣毅仁曾回忆道:“他虽然被提升了,但因为没有后台,再升不上去了。这位同学后来去了美国,住在洛杉矶,80年代我和他还通过信呢。”
![]()
作为抗战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袁葆康在国内鲜有被提及,甚至台湾方面的史料也对他的记载非常有限,这与他作为江浙人士以及中央系飞行员的身份极不相称,这一点确实令人费解。然而,他在国外却是史学家和军事迷们最熟悉的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之一。
在《空军王牌》和《空战王牌1915—1974》等两本国外专业书籍中,袁葆康的战绩统计为8架,他被称为中国空军的第一空战英雄。然而,在空军的正式统计中,他的战绩仅为5架。
荣毅仁曾回忆:“他在江阴上空第一个击落了三架日本飞机,但不知为何,他的功绩竟然被归功于十几个人,这实在是夺功伪善之举。”
![]()
“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无论袁葆康到底击落了几架日机,他始终是国人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我们永远都不应忘记,在抗战历史中,还有这样一位勇敢无畏、敢于撞击日机的热血男子。
声明:本文参考图片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