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工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切实把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石林县总工会主动作为,统筹协调,积极适应新形势,聚焦“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创新构建“属地网格化、行业条块化、专班清单化”三位一体工作体系,联动社工部、卫健、住建等关键部门,整合乡镇(街道)、园区工会联合会力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注入新动能。
![]()
![]()
筑牢“属地网格化”管理根基
打通覆盖“最后一公里”
石林县总工会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园区工会联合会地处一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明确各网格责任主体,实行建会任务包干责任制,实现工会力量下沉。以乡镇(街道)、园区工会为基本单元,对辖区内企业,特别是“小散弱”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拉网式”摸排,做到“数量清、所在地清、运营情况清、职工人数清、未建会原因清”,为精准推进建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充分利用“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推动各属地工会联合会积极为新入会会员提供普惠服务、困难帮扶、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激发其加入工会的内生动力。
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格局,确保了“哪里有职工,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会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强化“行业条块化”联动
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针对新兴领域行业特点鲜明的实际,县总工会加强与卫健、住建等重点行业系统的协同配合,发挥行业工会“条”的优势与属地工会“块”的作用,推行“条块结合”的建会模式,形成“县总工会统筹、行业工会牵头、属地工会配合”的工作格局。针对卫健、住建等建会难度大、职工集中的重点领域,形成“一行业一方案、一领域一举措”,采取“双上门”模式,协同破解建会顾虑,提升企业建会意愿,快速推动企业建会。
这种行业条块化联动,有效破解了单一企业建会难度大、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实现了“重点行业重点突破”。
实施“专班清单化”攻坚
啃下建会“硬骨头”
对于部分“老大难”企业存在的“入门难”“吸引难”“巩固难”问题,县总工会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采用“清单化”方式逐一攻克。
上门问需,精准破题:专班深入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工作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用工特点和建会堵点,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和“问题台账”。学习借鉴“上门问需+精准破题”的经验,专班人员不急于求成,而是从企业角度分析利弊,通过解读经费返还政策、突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强调技能提升平台搭建等差异化方案,消除企业顾虑。
典型引路,消除误区:针对企业的认知偏差,专班创新宣传方式,邀请已建会企业“现身说法”,帮助企业家“算好法律风险账、用工成本账、发展效益账”三本账。
通过清单式管理、精准化服务,一批原本建会意愿低的企业逐步转变观念,完成了工会组建工作。
以“两个覆盖”促产改
激发产业工人新活力
在推进“两个覆盖”工作中,石林县总工会始终坚持“建会与服务同步推进”,不仅有效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为全县产改工作搭建了坚实的组织平台。
赋能成长,畅通发展渠道:针对新建会企业和新入会职工,县总工会与人社局共建“职工劳动技能竞赛之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培训班。同时,探索构建“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数字化平台,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将一线工人的智慧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产改注入强大动能。
强化维权,提升归属感:在新建工会中普遍推行“一函两书”维权机制,并与人社局、司法局共建“工会+人社+司法”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室,高效处理劳动争议。扎实的维权服务切实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实践表明,工会组织覆盖面越广,服务职工的阵地就越稳固;工会工作覆盖越深入,产业工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
![]()
![]()
下一步,石林县总工会将继续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不断完善属地网格化、行业条块化、专班清单化的“三维推进体系”,持续巩固集中攻坚成果,坚持“工作跟着职工走、服务跟着需求走”,结合作风革命,用好一线工作法,摸准一线实情、解决一线难题,不断夯实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石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
来 源:石林县总工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